世界一级艺术狂徒_作者:言朝暮(49)

  贝卢混乱的思绪,渐渐复苏。

  他眼前一片模糊,觉得自己想不起任何事情,偏偏又因为钟应的问话,浮现出无数画面,历历在目,仿佛回光返照。

  他记得。

  他记得清清楚楚。

  ——你毫无名气,居然敢说自己懂十弦琴?也不知道从哪里跑来招摇撞骗!

  ——我和沈聆的友谊,有《千里江山图》摹本为证,我和他共谈高山流水的时候,你这骗子恐怕还没出生。

  ——再敢污蔑我,我就送你去监狱!

  贝卢混浊眼珠流出泪水,难以置信地盯着钟应。

  那个叫林望归的斫琴师,第一次登门,将来意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他听管家转达后,惊恐又心虚,急切的找到了一张相似的烂木头,放出了自己从拍卖行买回雅韵的消息。

  谁知道,没几年林望归又来了。

  他说了很多斫琴的技巧,说人就像古琴,树老心不老,十弦琴是千年乌木斫制,不可能损毁如此严重,他努力的证明自己是修复雅韵最佳人选。

  他想亲自为沈聆修复雅韵。

  可他越说,贝卢越害怕。

  因为林望归懂琴,懂沈聆,懂遗音雅社。

  这样的人只要碰一碰假琴,就知道他做了什么,就知道他是骗走了沈家的财物不肯归还!

  贝卢躺在病床上,睁着眼睛流泪,嘴巴微微张开,只有呼吸证明他还活着。

  钟应居高临下的看他,心中没有半分怜悯,唯有无止境的厌恶。

  “师父告诉我,当初爷爷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见到你,更没机会见到雅韵。”

  “二十年前,爷爷是个毫无名气的斫琴师,师父也只是名声平平的演奏者。”

  “他们为了见到你,精于钻营,结交朋友,想尽了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在遥远的中国不断的去询问来过音乐剧院,为你演奏过的音乐家——”

  “哈里森.贝卢,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乐曲?”

  远在钟应出生之前,早就有许多人为了一张琴付出数不尽的努力。

  为了躺在病床上这个无耻可恶的老人,详细研究制定完美的计划,一次又一次的不断练习。

  从樊成云名声大振,到樊成云接二连三拒绝意大利音乐剧院邀约,都经过了精心的规划。

  二十年、十四年、十年、五年。

  有的人没法见到计划的结果,溘然辞世,有的人小心翼翼,砥砺前行。

  他们都没有钟应眼前的贝卢幸运。

  “贝卢,你快死了。你死了也见不到沈先生。”

  钟应不介意周围诧异看他的贝卢亲属和医生护士,笑着祝福贝卢,“因为他会在天堂,而你会下地狱。”

  贝卢眼睛震惊般眨了眨,流下了数串泪水,发出模糊不清的呜呜声。

  医生护士敬业的围上去,紧张的检查他各项指数。

  钟应退到一边,只听见呓语般断断续续的声音。

  “原谅我,沈聆,原谅我,中国人……”

  哈里森.贝卢要死了。

  钟应没有丝毫怜悯。

  他活得够久了,比任何人拥有雅韵的时间都要长。

  但他永远不是沈聆的知音,因为他永远不会知道沈聆临终前的期望。

  钟应站在病房,眼前是慌乱的白色,耳边是低声议论和啜泣。

  他想到的,却是沈聆最后一篇日记。

  那是沈聆的绝笔,也是沈聆的遗书——

  “前线节节胜利,小叔荣升师长,继续在部队参与作战,不少人前来祝贺,又询问遗音雅社什么时候再做演出。”

  “可惜,遥远的意国,乘船需半月颠簸,我身体日渐虚弱,只盼快些好起来,亲自去寻雅韵。”

  “友人们去往美国,已五年有余,不知他们是否安好,是否寻到了视为性命般珍重的乐器。”

  “只望终有一日,我们皆能如愿归来,重聚于遗音雅社,再奏乐府佳音。”

  终有一日……

  终有一日。

第15章

  钟应去了一趟医院, 贝卢情况加速恶化,莱恩显得十分高兴。

  他不仅给出了贝卢的日记,还有一些贝卢小心保存的沈家资料。

  钟应他们清点资料, 发现贝卢保存的全是沈聆的早期读物。

  《乐府诗集》《神奇秘谱》《汉书》,一本本民国时期的线装书, 算不得什么珍贵古籍, 更不可能有沈聆的研究心得。

  一箱一箱资料、日记搬进来, 堆满了酒店落脚的空隙。

  钟应拿出一本随手翻看, 就见到了字里行间稚嫩的笔迹,足够证明写下这些注释的沈聆, 当时年岁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