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艺术狂徒_作者:言朝暮(72)

  他的话着实震撼了评委们。

  他们只觉得厉劲秋一如既往的发疯,说话还是这么的不留情面,连自己的曲子都嫌弃!

  就连弗利斯都不屑的表示:“可我听说,艺术乐团的作曲人,是那个年轻的中国人。他懂什么作曲?”

  厉劲秋顿时爆发出老师维护学生的怒火。

  他嗤笑道:“这只能说明你见识太少,根本不懂得优秀的作曲需要什么,也不明白什么才叫优秀的演奏。”

  弗利斯微眯着眼睛,仿佛终于后知后觉发现这位作曲家不是善茬似的,似笑非笑的看他。

  “您这是什么意思?”

  此时,维也纳之春已经退场,舞台上忙碌着艺术乐团的幕后。

  他们摆放着乐谱架,为了待会的演出做着简单的准备。

  钟应一身郑重的黑色衬衫西裤,简单的融入了艺术乐团,又因为他怀里的红木琵琶,显得突兀异类。

  在西方交响乐的领地,维也纳之春以钢琴为主,琵琶伴奏的决策,更适合西方人音乐的习惯。

  但是,厉劲秋微眯着眼睛,扬起下巴,傲慢的去看偏心维也纳之春的弗利斯。

  “我什么意思?”

  “我在说你根本没见过天才。”

  厉劲秋抬手指向正在调弦的钟应,笃定的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天才!”

第21章

  钟应坐在台上, 调完弦抬头,见到齐刷刷的视线。

  评委们看他的眼神,诧异、惊讶, 还带着一丝探究。

  舞台和观众席有一定距离,钟应只能听到他们激烈的交谈,却听不清他们快速的语调具体在说什么。

  于是, 他用微笑回应了厉劲秋示意, 又向师父点点头。

  视线一扫,就见旁边的弗利斯一脸傲慢。

  这还是他与弗利斯道别后,再次见到这位富商。

  钟应查看资料的时候, 时不时会见到弗利斯掌控的珠宝集团, 持续纪念解放日,举办公益慈善音乐会。

  且不说弗利斯是不是好人。至少,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灾难,记忆得弥足深刻,比任何财团都要刻骨铭心。

  钟应手指轻扣丝弦,觉得那把疑似郑女士的雌蕊琵琶, 应该对弗利斯非常重要。

  如果不重要,他也不会拒绝别人的观看, 拒绝交给艺术乐团。

  也许……

  它的价值, 对于弗利斯来说,远远超过一千万欧。

  “小应,好了吗?”

  为了打倒维也纳之春,莎拉亲自指挥, 期待的看向钟应。

  “好了。”钟应乖巧回应, 左手按弦, 右手悬空等候。

  随着她指挥棒轻落,拨响了《同舟共济》的第一个音。

  大厅金碧辉煌的室内,在这个极为高亢的音律里,变得愈加辉煌耀眼。

  早就做好准备,再听一首哀怨曲调的评委,顿时精神一震,竖起了耳朵。

  艺术乐团的演奏,从庄重、严肃的C大调开始,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不是一片死难悲惨的天空,更像是和平年代的如洗碧空。

  琵琶的旋律,始终领着管弦乐队跳跃。

  评委们仿佛不是身在阴暗的战火,而是站在毛特豪森纪念碑下,听着冷静的悼念词。

  短暂的辉煌,随着小提琴急促的音符,将一切平静的纪念击碎。

  钟应修长手指弹抹剔飞,用琵琶独特的音色,带所有人感受到了刀枪剑戟、枪林弹雨的紧迫。

  泠泠弦音,凌驾于一切乐器之上,又完美的融入了管弦旋律。

  弗利斯凝视舞台,心中那丝不屑的张狂,都在演奏者指尖翻飞的琵琶弦里,荡然无存。

  如果说《凝视星空》令他想起很多。

  那么《同舟共济》令他无法去想,只能随着音乐,见到鲜血染就的街道,白雪覆盖的城墙。

  还有一声裂帛震撼如枪响,引得他克制不住的惊吓眨眼,仿佛身体失去了温度和力量。

  钟应垂眸扫弦发出的响动,正如战火纷飞的奥地利,冰冷冻僵的水流,死寂之中又暗藏了一线生机。

  死难者互相扶持,悲苦者相互体恤。

  在丑恶的人性里,迸发出伟大的善良,还有消逝于历史长河中不知姓名的反抗者,为胜利发出的哀鸣。

  同舟共济,并肩同行……

  仿佛他们不是凄苦无助等死的猎物,而是伺机而动灵魂强大的救世主。

  只要给一束光,他们就能并肩而起,燃烧成自己的太阳。

  钟应曲终画弦,艺术乐团声响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