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他们只是一群狼子野心的家伙,对于这些人根本用不上好什么宽恕之心,仁慈之政。不然的话一些,同类的人还以为皇上是好欺负的。”
风仕哲看火候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说道:“容爱卿说的有理,对于这些人,的确是不能够宽恕的太多。”
想了想之后又开口说道:“既如此,所有参与谋反之人,全部判于处斩,其家人都尽数充军罢,以儆效尤!顾府小姐顾以智参与叛乱,但是顾丞相早于顾以智断了关系,且护驾有功,不赏不罚。”
虽然刚刚还有所反抗的意思但是听到风仕哲坚决的声音之后,也没有人再敢提出其他异议了于是纷纷开口说道:“皇上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的心思百转千回,不过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收起了之前对新皇的小看之心。
这个时候风仕哲又郑重地开口了,他大声的说道:“既然各位没有异议的话,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那么接下来朕还要宣布第二个决定。”
说完,风仕哲顿一下继续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也就一不可一日无后,如今朕已经登基为帝,立后便成为了大事,众卿家说,是不是呢?”
原本这件事情就是一个需要马上处理的事情,就算风仕哲不说,大臣们也会主动提起的,现下风仕哲自己主动说出来,他们很是欣慰。
于是纷纷附和着说道“皇上英明,立后乃国本,的确是需要马上处理,不知皇上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这时一个老臣开口说道:“按照惯例,最后都是由内务府甄选出合适的人选,然后再上报,由皇上挑出最终人选。”
风仕哲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不用那么麻烦了,不过是立后而已,朕心中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大家纷纷问道:“不知是哪个女子如此有福被皇上看上?皇上可说出来,大家一起为您参详一下?”
风仕哲听到他们说的这番话,心中忍不住微微不悦,说是猜想一下,其实不过就是想看看合不合理,说白了,还是想参与他自己的私事!
于是口气也严肃了起来,坚定的声音说道:“朕觉得顾卿家府中的丫鬟知书就十分的不错,贤良淑德,立她为后,也不会有乱朝纲。”
听了风仕哲的话之后满朝大惊,自古以来,皇后出身一定都是十分的富贵的,再怎么说也没有谁听说过会立一个丫鬟为后的呀!
于是便有些朝廷重臣赶忙纷纷劝阻,一个老臣,甚至开口说道:“皇上三思啊!皇后乃国之根本,一国之母,身份尤为重要。”
重臣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不管怎样的话,也不能选一个身为丞相府内那下贱婢女啊,那不是有辱国体嘛?”
风仕哲被他的话气得不行,于是开口呵斥道:“迂腐,谁说丫鬟就是出身低微,有辱国体的?丫鬟怎么就不能为后了?”
丫鬟怎么了,知书这个人他是了解的,不比一般的大家闺秀要差到哪里去,甚至比他们还要强许多。
无论是妇容妇德还是治国之道,她都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不能为后呢?
可是这些优点只有他看得到,这些老臣们却是看不到的,就是真的看到了这些优点,他们也不会同意这样的想法的。
毕竟千百年来谁也没有听说过会立一个丫鬟啊!皇后,这个身份是仅次于皇上的,乃是一国之母。
国之表率啊,如果让这样一个身份的女人做了皇后,他们国家的颜面何存啊,这不是留下历史让后人以及现在其他的国家耻笑吗?于是纷纷劝谏着,坚决不同意风仕哲的想法。
第二百九十六章太子的心思
御书房里,风仕哲随手翻了翻大臣交上来的奏折,不是劝他不要纳知书为后的,就是叫他另择皇后的,他头疼的一挥袖把几案上的奏章挥了下去,一旁的太监见了,赶紧慌张的跪到地上,
“息怒,息怒,息怒,你让朕如何息怒,全是让朕不要娶知书的奏章,朕好不容易遇到个心仪的女子,想娶她为后怎么了?!到底是在给朕选后还是给他们啊?!”此刻的风仕哲似那小孩子般恼道,两道英气的眉毛因太过生气而紧皱在一起,恨不得把那些阻挠他的人全拖下去斩了。
公公哆嗦着身子把地上的奏折全捡了起来,抱在身上,劝慰道:“依老奴看,那些大臣说的也不无道理,知书姑娘确实身份卑微了些,只是相府的一个小丫头,皇上不去看那些大臣家的大家闺秀掌上明珠,反而把心思全投注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婢女身上,换做老奴是朝中大臣,也会对皇上的做法不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