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传:丫鬟要逆天_作者:知不知(596)

2018-02-14 知不知

  风仕哲的心中其实也是多番不是滋味,但是他并没有在面上显现,宣王自缢,他也因此昭告了天下,道宣王内奸,以叛国之罪论处,论其生前有悔过之心,所以死后准许葬入皇陵。就此,这边封国内奸一事已告一段落。

  吴国境内

  “娘娘,该用膳了。”三名宫女端着饭菜进来。其中一个宫女神色有些紧张,眼睛摇摆不定,此举让知书甚是怀疑。摆放好饭菜后,知书微笑的看着神色不安的宫女,道:“退下吧。”

  宫女退下后,知书思忖着,到底是谁要害她?这宫里头她可从未得罪过谁啊?莫非是,可是没有道理她会这样做?

  不然是宋明哲?不,不会。来不及细想,知书忽然想起了什么,谨慎的从囊中偷偷掏出一枚银针,小心翼翼刺入菜中观察,发现银针却一丝一毫未见变化。知书心想,大概不是毒药,是蒙汗药。

  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忽的知书灵机一动,将碟子做出晕倒时碎到地上时的假象,然后故意装出晕倒的样子,好让宫女听到盘子摔碎的声响过来,会误以为她吃了饭菜后晕倒。

  第三百五十六章下药

  一旁的婢女见知书突然倒下,大惊失色,连忙上前察看她的情况,"娘娘,娘娘你没事吧?"

  知书由着那个婢女晃了自己一会儿,这才半眯着凤眸轻声呢喃道,"饭菜里……快宣太医。"

  婢女点头如捣蒜,轻手轻脚的将知书扶至床榻,便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

  见没了声响,知书估摸着许是那丫头已然跑远了。她这才徐徐的睁开明亮的眸子,勾了勾嘴角。

  住在这里已然有段时日了,但是喜静的她向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想必也不会得罪了什么人去。

  那么,这毒,就只能是宋明哲下的了。难道他这是想至自己为死地吗?

  知书不懂医,看来只有等婢女把太医给招过来才能知晓答案了。

  若是剧毒,那可就不好办了。

  "娘娘,娘娘,奴婢把太医请过来了!"婢女许是过于慌乱,一时也顾不得礼节,急匆匆的领着太医便走进了闺房。

  太医一见着知书,便客客气气的行了个礼。于情于理,他都是不必的,但是考虑到知书背后的人,他便还是规规矩矩的低了头。

  "太医不必多礼,小女子可消受不起啊。"知书伸出玉手虚扶了一下他,既而又掩着帕子咳嗽了两声。

  太医见知书面色苍白,额上还有些许薄汗。不及多想,倾身上前坐至床榻,"娘娘,老臣冒犯了。"

  "无妨。"知书又是一声轻飘飘的话,仿佛再耽搁一会儿便会晕了过去。

  太医微微点头,伸出右手,轻轻捻在知书的脉搏上。

  脉象平稳。这……太医又抬眼瞧了瞧知书的脸色。

  思虑再三,他还是起身作了个缉,"方才老身为知书姑娘把了脉,并未发现什么异常。只是姑娘气血不足,容老身为姑娘抓点补身子的药调理一番便可。"

  "啊?可是方才娘娘突然晕倒了,气血不足也会如此吗?"一旁低着头的婢女忍不住问了一句。

  知书不动声色的一笑:"方才小女子正在用午膳之时,突然觉得头脑发昏,便就这样毫无直觉的倒了下去……难道是……"她故作惊讶的'呀'了一声,"难道是,这饭菜的问题?"

  不知情的婢女觉得这不无道理,方才娘娘她不就是才吃了两口菜便晕倒了吗?是了,定是这饭菜的问题。

  于是婢女连忙点头称是,"方才娘娘便是吃了这两口菜才晕过去的,难不成真是饭菜的问题?"

  饭菜?太医深陷的眼窝里闪着精明的光芒。他微微一扫紫檀木几上的饭菜,侧目,"许是娘娘多虑了,这饭菜都是皇上派人送来的,怎会有差错呢。若是老臣察看了,岂不是在怀疑陛下吗?"他的面上生出几分为难。

  知书眼眸里飞快的掠过一丝冷意,抬首时,面上却是温婉的模样,"太医误会小女子的意思了,皇上自是不会害小女子的。只是若是什么子腌臜之人有害人之心也是防不住的,皇上那边,小女子自是会亲自去解明清楚的。"

  这腌臜之人,可不就是他么。

  太医面上一愣,但知书已然说到这个地步,他也不好再推辞。于是他起身至桌前,拈起点菜叶闻了闻,便就此放下,转身,"娘娘多虑了,这饭菜中并没有下毒。"他低下头,目光落在石青的大理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