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我治你_作者:二环北路(108)

  他突然还有些庆幸,还好五六年前网络不发达,不然凭秦轶言的脸和学历,说不定就爆红网络了。

  “就是一档科普类节目,我负责做演示实验,没几个镜头。”他淡然解释,“主要是想尝试下别人接触不到的东西。”

  “我也知道机会难得,可是……”谢淮啧了一声,欲言又止。

  秦轶言眉头微蹙,盯着他看了几秒:“可是什么?有话直说,或许我能帮上忙。”

  “初选和期中考凑一起了,我怕来不及复习。”他认真盘算道,“如果想转专业,总归不能挂科。”

  “不是还有我吗?”

  “但浪费你的时间帮我完成梦想,是不是太……”谢淮说到一半,觉得脸上发烫,又消声了。

  “自私?”秦轶言顺着语境翻来覆去想了很久,才接上话。

  他不好意思地把头埋低了。

  秦轶言轻轻吸了口气,总算想明白前几天他开小差的原因,不由得叹气:“我是自愿的,你难道看不出来?”

  “可我总觉得我们之间的付出不对等。”

  “我觉得合适就行。”秦轶言几乎是不假思索,“我从来不会为无关紧要的事浪费时间。”

  只是有些感觉,他很难确切地表达。

  谢淮的瞳孔微缩,将信将疑地眨眼。不过秦轶言似乎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塞给他一本教辅书:“下周交给我,然后安心准备比赛。”

  毫无疑问,秦轶言的话给他塞了颗定心丸。谢淮想就算为了他,也不能辜负他对自己的期待,填写了参赛申请。

  之后的两周时间他都在图书馆里刷题看书。七千多道题一半都在他的知识储备中,剩下部分就是他一直不感兴趣的话题,不过在做题过程中渐渐厘清欧洲中世纪的更迭,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等到周末,他就去办公室写作业。秦轶言把他安排在旁边的小桌上,没问题时两人忙各自的事,互不干扰。如果有不懂的地方,秦轶言就会把他逮到身边讲题,还要他背定义默公式,直到完全弄懂为止。

  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谢淮的接受能力也日渐提高,甚至想明白了困扰自己一学期的化学反应,信心大增。

  三门期中得考得很顺手,连他都没意识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已经从不挂科变成了考高分。

  初试选拔也很顺利,试卷一共70道选择30分简答。谢淮用半个月时间把题库背了一遍,考到的题目基本都会。

  三天后他收到了参加面试的短信。复试安排在城西的传媒大学,要求无关人员不得陪同,谢淮只能自己坐地铁过去。

  校园宽敞而陌生,面对新环境,谢淮不免有些紧张,沿河逛了半圈才觉得放松了一些。

  志愿者把他带到面试的那幢楼。京州赛区一共有十余所高校,选取笔试的前10%进入复赛,此刻坐在候场区的都是日后的竞争对手。

  屋里有些吵闹,有人坐立不安地来回走动,还有带着耳机背自我介绍的。谢淮看他们踱来踱去,心里反而平静了。

  反正谁也不知道老师的问题,他把自我介绍看了一遍,安心地缩在椅子里等叫号。

  面试的题型灵活很多,更考察选手录节目时临场应变的能力。谢淮介绍完自己,老师听说他是土木专业的,还问了他对文理科的看法。

  谢淮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上之前答题的经验捋顺逻辑,如实回答。等面试结束,他笑着和老师道谢,整理好桌椅离开了教室。

  没什么重大失误。谢淮觉得自己尽力了,一身轻松地走出学校。

  走到校门口望着路上来往的车流,他突然犹豫了起来好不容易把事情办完,怎么能不出去吃一顿庆祝呢?

  想到这儿他撒腿就往地铁站跑,没走几步又被路边一辆白色轿车的喇叭声绊住脚步。

  他回头看了眼,感觉车型很眼熟,绕到侧面一看,见车窗拉到一半,秦轶言正扭头看自己。

  “你怎么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拉开车门,一股甘甜的蓝风铃味钻进鼻尖。

  “出来办点事,顺路把你带回去。”秦轶言发动汽车,“面试顺利吗?”

  谢淮点了点头:“至少没有紧张到说错话。至于他们是否认同我的观点,只能看运气了。”

  “那就好,”他用余光瞥了眼,“前几次过呼吸,我还以为你有焦虑症,还好不影响生活。”

  “我可是经历过生死的人,还有什么可怕的。”谢淮笑着靠在座位上,看窗外逐渐熟悉的道路,又皱起眉头,“秦轶言,你该不会真打算直接送我回学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