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爸,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父亲走后,君君洗了澡,洗了衣服,穿着睡衣坐在凳子上看了会儿书,写了篇日记。写日记时竟然有人来敲门,还是男生的声音在叫,同学开门。君君还是第一次穿着睡衣听见男生叫开门,以前高中时男生是不可以进女生宿舍的。
“同学,开一下门,我是来做一下登记的。”那个男生转而在窗户外叫道,窗户还没糊上,是透明的玻璃,能看到里面有人。都是学生,又是在学校,不会出什么事的,君君就开了门。
“同学,你好!我是大二的同学,来统计一下今晚留宿的大一新生,麻烦你填一下这张表,谢谢。”他手里拿一张表,让君君填写。君君填好了,那个学长就走了。
后来,又有几个学姐来推销笔和本子,君君想自己也没带文具过来,就买了一些。
接着,又有人发传单,推荐报纸订阅。君君跟学长学姐们聊了会儿。他们走后,君君赶紧熄灯上床睡觉,不想再开门理那些人事。
第二天上午,君君跟爸爸一起到领军训的衣服。宿舍其她同学也来了,各家父母忙着帮自己孩子整理床铺,挂帘子。君君跟她们互相介绍互相认识后,就跟爸爸出去了。君君和父亲到外面吃午饭,然后父亲带她去买了几件衣服。
下午,父亲就要走了,他晚上坐一夜的车才能回到家。父亲和君君回到宿舍休息了会儿,然后就要分开。君君突然感觉想对父亲说什么,但是却一句话也没说出来,眼看着父亲走了。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又想到了朱自清写的那篇文章《背影》。这时,君君才感觉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是怎样的感觉,这不再是她想要的自由与独立,而成了失落与孤单。
☆、D
在这个陌生的大学里,远离家门,没有老同学没有老朋友,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到古人的这句诗,不免有点伤感,但也有古人说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逢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君觉得自己还是应该乐观一点,如果有缘,总是会遇到知己的。志俊,就在厦门岛内,他是她的希望,她很想去他家找他,她有他的地址。不过,现在,她对厦门还真的不熟悉,还不知道学校外面是什么样子呢,更不知道那个地址在哪。
进入大学的第一步是军训,高中时也曾军训过,但很没意思,就是定军姿,走正步,踏正步,跑步。君君她进高一时,教她班的教官姓叶,叶教官是四川人,看上去黒瘦黑瘦的,他很喜欢让大家定军姿,有时一上午都是在太阳底下定军姿。君君她们班的学生都羡慕死隔壁班的方脸教官了,那个方脸教官矮矮胖胖的,虽然不怎么帅,但很幽默,总能听到他们笑声阵阵。听他们班的学生讲,那个教官很会唱歌,很会讲故事,而且不是很严,不会让他们定太久的军姿。真好,踏步比定军姿好受多了。想起以前高中的军训,还是记忆深刻的。不过,他们下一届高一的新生在军训时过得跟精彩,他们有学武术,有到学校外面去训练,晚上还教军歌。不知道大学的军训是怎样的,应该比高中的更精彩吧,君君还蛮期待着第二天的军训。
也曾在电视剧中看过有些与其不同的军训,想想大学的军训是否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艰苦又刺激,君君在军训前一天对大学的军训幻想了很多。大学军训应该更苦吧,或许每天早上要很早起来,或许要检查宿舍,看谁不会叠被子,或许要在火热的太阳底下长途跑步。可能教大家学射击吗?会教武术吗?也许还会到深林中冒险露营,不过,这边有深林吗真期待大学的军训。
军训前一天下午,在学院报告厅开了一次大会,所有大一新生都必须参加这次大会,各个专业的辅导员发表了讲话。整个学院的新生来自天南地北,有的还少数民族,从她们的服饰发型很容易看出来。报告厅里原本有空调,但开会那天正好坏了,人多天气又热,大家都没心听讲,许多人用本子当扇子扇风。君君也感到昏昏欲睡,没怎么认真听。由于座位是根据专业班级来安排的,所以同班同学就坐在同一两排。君君她们那个专业有四个班,她正好在四班,她们班女生坐在倒数第二排,男生倒数第一排。虽然知道是同一班的同学,但都只认得同一个宿舍的同学,虽然知道后面坐的是自己班上的男生,但从没有回过头看过谁一眼。直到会开完了,辅导员说每个班的一号同学留下,其他同学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