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记得,他还在我家住过呢。”张有诚说。
“是呀。可是后来怎么没听过他?”
“听我爸妈说,后来他公司亏了,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妈说,他给了我们家不少钱,然而这些钱也害死了我爸。我爸有了些钱,不但没让家人过好日子,反而迷上赌博,甚至成瘾了,而且嗜酒如命。没志气的人,即使给他一百万,他也不会有出息,过不了多久又会过穷日子,我爸就是这样。”张有诚对他父亲挺有成见,即使他父亲死了,张有诚还是有点怨恨他,要不是他,张有诚的母亲也不至于受那么多苦,而张有诚也不至于考上大学都没书读。
“那,他儿子呢?不是有年夏天到我们村里度暑假吗?”
“他儿子,我就更不知道了。”张有诚说,“不过我妈对他挺好的,总是挂念他。”
“你妈挂念他?”君君问。
“嗯,我妈总是问我爸关于他的情况,我爸以前跟那老板有联系,我爸去世后就跟他没联系了。”
“那你妈干嘛那么关心那老板的儿子?”
“因为她曾经带过他,喂过他奶水。听说他还是跟我一起长大的,三岁才被他爸妈接走,这些都是听我妈讲的,我都不记得了。”
“难怪,原来他儿子在你们家带养过。”君君笑道。
“你怎么突然问这些呢?”张有诚说。
“我也不知道,突然想到的。”君君笑着说,“那就是,你家真没他们消息了。诶,你说,如果你们还跟他们联系,他们会不会帮助你们呢?”
“干嘛要他们帮助呢,我才不会像我父亲那样不要脸面,他们又不欠我们的。”张有诚激动道。
“你不要那么激动呀,我只是说说。”
“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我觉得你不是那种人。”
“我是哪种人呀?你才在想什么呢?”君君生气道。
“没,我……”张有诚感觉自己刚才是有点激动了,而君君却生气了。
“算了,也没什么。”君君站起来说,“哥,我们回去吧!”
“嗯。”张有诚也起身。两人走出公园,骑了自行车回家了。
☆、J
李志俊和晓妍在美国也有一年多时间了,渐渐适应了那边的生活。
原本他和晓妍是打算大一时就出国,高中时他们父母就开始帮他们准备申请美国的大学了,一边要收集许多资料,包括平时成绩、综合素质测评及评奖评优,平时成绩排名,还有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而且国外的评分制跟国内不一样,得折算成所申请的国外学校的学分,另一边要对美国学校做比较详细的了解。由于某些原因,包括志俊的托福还没过,而且他俩没有放弃参加高考,还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他们去美国留学就延迟到大二。如果高中读完就出国的话,他们俩可能还得读一年预科班,后来他们大二出国读本科就没有再选读预科班,而且经过一年的特别准备,他们俩英语都有很大提高。他们高中时没怎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大一时都报名参加了一个做志愿者下乡支教的活动,这也对申请国外大学很有帮助,像国外许多大学都挺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做志愿者的精神,就如志俊有个校友,成绩并不很优秀,然而他在申请国外的一所知名大学时,却因为有在一次暑假参加一个西北沙漠植树活动的合影照片,加了许多筹码被入取了,像晓妍在大一时获得了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这也可以为申请国外大学增加筹码。志俊和晓妍还在大一的暑假去考驾证了,听说在美国大学开车就相当在国内大学骑自行车,不懂开车肯定不行,虽然说在国内拿了驾证,在国外还得重新考,但是学会开车,在国外拿驾证就容易了。尽管他们在国内做了那么多准备,读了许多关于留学生的手册,但到了美国,还是花了半年多近一年的时间去适应,毕竟美国的大学跟他们原先想象的以及从电影中看到的是不太一样的。
刚到美国时,晓妍和志俊都感到挺新鲜的,有联系到父亲李文清朋友的女儿,即他们叫杨叔叔的女儿杨逸,正好杨逸在那所学校读了两年了。杨逸的英文名字叫Anne,善良的女孩的意思,她还帮晓妍取了个英文名,叫Ella,仙女的意思,这样简单的名字比较好记。晓妍能在国外遇到认识的人是很幸运的,比落魄者在陌生城市见到老乡还欣慰,虽然很多事情都不懂,但好心的Anne就像免费的导游一样,随时都可以咨询她。除了杨逸,一些学长学姐也很热心帮助他们,在美国大学里也有相当于在国内大学的老乡会性质的组织,在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上可以认识许多中国学生,见到中国来的新生们,这些学长学姐都表示很亲切。另外也有韩国、日本、菲律宾等的留学生组织,因为都是亚洲来的,所以常常也会一起搞个联谊活动。而且美国学生大都很开放,说话很直爽,待人也友好,陌生人之间也会打打招呼。现在不像过去那样,亚洲来的学生会被歧视,晓妍甚至有时能感觉到作为中国人挺自豪的,因为挺多美国人对中国很感兴趣,有些还特别想学汉语,就像中国人想学英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