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的过程中,周达非曾经有过方向上的迷失。有专业素养的演员对于故事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他们会出于私心或者好心给周达非这个商业片导演裴延的外行小宝贝提各种各样的意见。
周达非本来就脾气不好,意见提多了简直是烦不胜烦,却还必须得咬着牙不发火因为他找不到有理有据的反驳点。
后来有一天,周达非忽然想起裴延说过的一句话:导演在片场不能弱势。
裴延本人是个很典型的强势导演,他说一不二,连解释都不解释。可是他足够强,所以没人敢不听他的号令。
周达非并不完全认同裴延的工作风格,却逐渐发现裴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在作者电影中,导演才是这个故事的拥有者。归根结底,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导演想要的故事。
周达非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迅速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慢慢地引导演员向契合自己想要的主旨的方向作准备。由于台前幕后对周达非不服气的人很多,这个过程起初充满了摩擦,直到几次围读后才渐渐好转。
今天下午是最后一次围读,周达非照例到得比较早,他利用这点时间在电脑上复盘从前几次围读的成果,忽然发现自己在工作风格上越来越像裴延。
这种相似并不明显,因为大部分时候,向来骄傲的周达非都先入为主地把自己的工作改变归根于一种进步,而不是学习和模仿。
然而,昨天周达非现场观看了《左流》。
之后...又“看”了一次。
......
在接受过《左流》的洗礼后,周达非清晰地辨认出尽管《禁书之周》是他自己的故事,可他在塑造这个故事的每一个过程里都难逃裴延的影子。
尤其,是在工作风格上。
会议室里没什么人,安静得很。周达非又从兜里拿出了那半个馒头。
冷冷的,有点儿硬,得重新蒸一下才能吃了。
于是,像之前的某一天猝不及防地发现自己居然可以理解裴延面对市场时的庸俗选择一样,周达非再次一瞬间意识到:当裴延不再强求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排斥裴延给他带来的一切。
譬如工作风格、艺术理念.…..
还有…这个馒头。
周达非漫不经心地靠在转椅上,定定地端详着这个馒头,忽然好奇地想:裴延的毕业论文到底写的什么?
“如果裴延没那么喜欢我就好了,”周达非不轻不重地踢了桌子一脚,椅子因此转了半圈,悠悠荡了好久才停。
周达非蛮不讲理地在心里想,“如果裴延不喜欢我,我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找他讨论艺术了。”
第110章 诸事不宜的好日子
开拍前的最后一次围读中规中矩,按周达非计划的进行,没出什么岔子。
正式开机是在五天后,接下来的几天便没有安排什么很密集的事务。
周达非在家里收拾行李,他租的房子这个月就到期了。考虑到上海租金很贵,且接下来的几个月自己都会住在剧组,周达非便没有续租,打算把所有的行李都带去剧组。
周达非是个没什么拖延症的人,做事效率也很高。临行前的最后一天,周达非已经处理完一应事务,难得清闲地可以在家里躺着,刷一刷手机上的无效信息。
【群聊:肥肥会有奥涅金的「坚强.jpg」(3)】
林浅予:「话说,今日我突然发现,周导的大作是不是要上映了?」
林浅予:「>0的恋爱?」
赵无眠:「我也发现了。」
赵无眠:「听说我校话剧社打算出钱请社员一起看。」
赵无眠:「还送可乐爆米花(心动动」
周达非:「.........」
赵无眠:「为什么我们在话剧社的时候就没有这种好福利(骂骂咧咧」
林浅予:「那当然是因为我们有个“好社长”了^-^」
周达非:「。」
周达非:「你俩参加话剧社难道就是为了混点儿福利?」
赵无眠:「不然呢。」
林浅予:「不然呢。」
林浅予:「我打算翻翻黄历,挑一个诸事不宜的好日子,去给周导的新片贡献一下票房。」
赵无眠:「...带我一个。」
赵无眠:「就来学校门口这家影院吧。听说在这里看周达非的电影还能送五元小食代金券。」
周达非:「.........」
林浅予:「OK」
群里林浅予和赵无眠热火朝天地聊起了贡献票房的具体事宜,周达非起床煮个泡面的功夫群里又是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