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见_作者:罗再说(22)

  那就是……

  还记得原曜吧。

  原曜被除了自己之外的人记得,他还有一点欣慰。

  心头一暖,许愿接过那袋闻酥园,低声道:“我和原曜谢谢婶婶了。”

  “哎呀,你们俩都是好孩子。父母太忙,怪辛苦的……”婶婶顿了顿,安慰似的,又说,“我听说,你妈妈国庆排上了假期,可以休息几天。”

  “好的。”

  许愿手掌心里还攥着那张成绩单。

  听婶婶这么说,他心头不免一酸。

  临上楼前,婶婶加大了音量:“你俩好好相处啊,别像小时候那样闹来闹去的。”

  许愿点头。

  也是,小时候的仇不过就是谁看谁不顺眼。

  这两个孩子在家属区里出了名地爱闹,为了抢个遥控挖掘机,一言不合就抱摔成一团,滚得一身泥不说,等打完腿脚手上都没劲儿了,还要张嘴拿牙咬。

  许愿娇气,又经不起咬,手被啃出印儿了就哭,哭得双眼通红,还死犟,就瞪着原曜看,抢不过还不放手。

  原曜是个机灵的,看他哭了,也哭,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恨不得咬死对方。

  想到这里,许愿一低头,看膝盖上的一个疤,就是和原曜“决斗”的时候留下的。

  那个疤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

  可能婶婶误会他们是吵架了,所以自己才到楼下来散心吧。

  婶婶说的那句话,他怕原曜听到,又怕原曜听不到。

  “我们挺好的。”

  许愿说着,挥了挥手,进单元楼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愿愿:我今天捉到一只蝴蝶。

  原曜:什么蝶?

  愿愿(扯过对方的耳朵大喊):沃斯尼蝶!

第8章 玫瑰小花 哦,好像还挺倒霉一人。

  原曜今天有点学不进去。

  每天晚上洗完澡后,他紧绷的状态才会放松下来,于是这些时间就被他拿来背背书,随便刷刷题,算是个自由散漫的学习时间。

  但是今天,他拿着书发了好几分钟的呆了,只感觉今日学习效率还停留在最初。

  因为父亲的关系,原曜本来想独来独往,那是他想要的高三生活,能抓紧时间去学习,才是现在看来,他原本给自己规划好的生活节奏还是被打破了。

  原曜抹了把脸,烦躁地将模拟试卷合拢,坐着仰起头,再把模拟试卷整个摊开盖在脸上。

  他轻轻呼气,呼吸在纸张与鼻腔间融化出热度。

  想抽烟……

  但是在别人家里不可以。

  只有在看书的时候,他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温度,但是现在好像不一样了。

  他下意识地朝紧闭的房间门看去,门下那一条细缝,缝里还透着光,门外时不时传来拖鞋踩在地砖上的声响。

  许愿还没睡?

  这人也挺好玩儿,怎么吓唬都吓唬不走。

  原曜觉得许愿有意思,像长了条毛茸茸的尾巴,一面对自己就翘到天上去。

  他把模拟试卷收完放好,坐直身体,用食指去勾开书桌上放着的小抽屉,第一层被轻轻拉拽出来,里面躺着一块沉甸甸的二等功奖章。

  2008年,父亲原向阳接受调动,开始在缉毒大队工作。

  从那之后,原曜就没在家属区里待着了,而是去了妈妈家那边,念了一所寄宿初中。

  也许是身为特殊家属的自觉,原曜不和周围人有过多进一步接触,也怕接到陌生的电话。

  小时候被报复过的阴影化作如影随形的恐惧,缠绕着他一直长成了一个少年人。

  但原曜始终放不下心。

  时间来到2018年。

  那年原曜初升高,通过自主招生考入了六中。

  由于六中不提供住校,所以从儿子念高一开始,在一线奋斗十年的原向阳主动减缓任务,退居二线,回家的次数也变多了。

  尽管是这样,原向阳也没去接过原曜放学,在外和儿子大多都是微信联系。

  直到原曜升高三,禁*毒任务紧张,原向阳才不得不重新回归到战斗前列。

  但是他一走,原曜独自居住,安全又成了问题。

  要不是许卫东主动询问起孩子近况,再考虑到许家在家属区,日夜有门岗,原向阳都不会出此下策。

  许卫东和原向阳曾共同执行许多次次轰轰烈烈的生死任务,是过命的交情。

  那次二十年战友会上,许卫东主动询问过原向阳一天天在外省都在干什么,原向阳没正面回答,但笑不语,只是说活动在广西崇左,许卫东自然就懂了,对原曜也更多了分同情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