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小夫郎_作者:四夕夕(692)

2021-12-30 四夕夕 甜宠文

  这时候,姜芷芸有些庆幸白家有白姚氏这个长辈,以后白志文若是稳定在了某个地方,白姚氏作为寡母肯定会跟过去,瑾哥儿能有长辈照应。

  但是婆母和亲娘终究不同,姜芷芸还是放心不下黎明瑾,想着要不要在他出嫁之前教他些。

  邱嬷嬷看着姜芷芸神色几番变化,猜着姜芷芸的心思,回想着自己以前接触的那些家族,家中女子或者哥儿出嫁身边大多会有一个陪嫁嬷嬷,陪嫁嬷嬷的作用便是代替他们的母亲,在他们怀孕、生子、教子时提醒。

  黎家显然没有那个条件,陪嫁嬷嬷和陪嫁丫鬟都不会有,以白家人丁单薄来看,提前让瑾哥儿知道一些倒是无妨。

  等吃过晚饭白婷离开之后,邱嬷嬷才找上姜芷芸,同姜芷芸商量怎么教黎明瑾这方面的东西。

  好在怀孕生子这样的事不像房中事那般让姜芷芸觉得难以启齿,她关起门来同黎明瑾说了一下午,母子两人开门时都面红耳赤的。

  面红耳赤的事情说完,还有养小孩子要注意的地方,邱嬷嬷和姜芷芸两人一起想,最终写了一本小册子出来。

  上面写明白了几个月大的孩子会有什么变化,开始学什么,能让他们做什么,照顾孩子时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留意云云。

  这本小册子姜芷芸放在了黎明瑾的嫁妆中,让他以后好好看看。

  当黎明瑾在家听着说应该怎么养孩子时,黎明德和白志文两人都回了村里老宅,天天接受外人的祝贺。

  不管是白族人还是黎家人,都打算把这一场庆祝的流水席办得比两年前两人考中秀才那次热闹,商量一番之后大家决定本次流水席的时间为九天。

  作者闲话:感谢 )*对我的支持)

第348章 梳妆

  在筹备流水席时,来上河村送礼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不少大户人家想要讨好这两位新晋的举人老爷,将自家还没出嫁的漂亮女儿推出。

  黎明德这种已经娶妻生子的人打听的人稍微少,白志文这个只定了亲还没有成亲的,就成了香饽饽。

  不少本县甚至临县的大户人家都打听他有没有悔婚的打算,说他们家的女儿貌美如花,又知书达理,他们家还有更强的家世,比娶一个乡野出身的哥儿好多了。

  送自家女儿做正妻的是一种,塞小妾或者貌美丫鬟的就更多了,不仅白志文,黎明德那边也有。

  两人对此态度非常一致不假辞色地拒绝。

  要是那些人不会看眼色还一个劲地说,黎明德或者白志文会直接请人离开,并且放话出去不让那家人到上河村吃流水席。

  秀才这样说,那些大户人家才不会放在心上,说不准还会在背后对上河村的人使绊子,但是举人老爷的话,他们就不敢生气了,只能小心翼翼地奉承着,这样一来很快就没有了送人的。

  他们两人的做法,让白族人和黎家人都很满意,两家互为姻亲,都不希望有外来的狐媚子破坏了自家孩子的婚事。

  不能塞人给两位举人老爷,有些人就想着送重礼,然而礼物过于贵重的,黎明德和白志文亲自出面拒绝,礼物在承受范围内的才会收下,并记录在册,以后对方有喜事以同样的规格回礼,不会逾矩。

  因为举人老人的名头在,一场连续九天的流水席很快就筹备完了,第一天知县大人来了一趟,给足了脸面。

  至此,上河村的人走出去报出名号比县城的人还风光,谁叫他们村里一次出了两个举人老爷,当初没有嫁到上河村的小媳妇们后悔不已。

  如今,上河村的女子已经很少外嫁了,上河村的小子也不怎么娶外面的女子。

  所以,不管是娶到上河村的女子,还是嫁进上河村,就是对某些县城的普通人家而言都是一种荣誉,不像以前提起乡下就一脸鄙夷。

  等流水席过后,村里人接着提议在村口修牌坊,这个举动被白志文和黎明德一起拦下来了。

  大虞朝修牌坊分两种,一种是官修,当今圣上发话,礼部主持,一层层下达到地方衙门,由衙门拨钱、准备材料、安排人手,坐在家里就有牌坊,是一种天大的荣耀。

  另一种是民间自发修的,大部分民间自修牌坊是出了什么大事才会立牌坊,他们两人不过是考中举人,不值得兴师动众。

  在他们的劝说下,最终牌坊没有修起来,村里渐渐安定了下来,白志文这才抽出身筹备他和黎明瑾的婚事。

  在此之前,白志文早就让白木根准备着了,二进的小宅子买好了,也用红灯笼、大红花一类的物件布置得特别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