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如意本来打算想推辞的。
可听到孔氏说梅花胡同的张家,让沈如意有那么片刻的熟悉,似乎在哪里听到过。
沈如意一时间想不起来,也因为那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熟悉,自觉的对自己很重要,沈如意决定留下来,再仔细探探孔氏的口风,让她详细说说梅花胡同张家的事情。
于是,沈如意附和着孔氏的话,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可得留下来好好尝尝您的手意了。”话锋一转,沈如意又道:“哦,对了,您说的那梅花胡同的张家是怎么回事?跟您家是同姓呀,可我却没有听说这家的事情,他们家也在这条胡同里开了铺子吗?铺子里卖的是什么?能够请您当他们家的厨娘,生意应该做得蛮大的吧。”
孔氏笑着说道:“那张家早在几十年前就搬走了,原本是卖木材的,铺子也没有开在这里,在四祠胡同那儿。”
“四祠胡同?那一带可是旺铺,是最接近皇城的,每月的租金高达几百两,这张家的生意看来是真的做得蛮大的了。”
“可不是?我们这儿之所以叫梅花胡同,是因为他们家种植了很多的梅花,每到梅花开放的季节,整个巷子里都是梅花香,所以这条胡同才被叫为梅花胡同。”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孔氏还露出了副与有荣焉的神情来。
“梅花?那到了腊月时候,我可得常常来这里才行,闻闻梅花的香味。”沈如意笑着道。
听到这话,孔氏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就暗淡了下来。
沈如意不由问道:“怎么了?”
孔氏叹气说道:“哎,自从张家搬走,就再也没有梅花的香味了,梅花胡同也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梅花胡同了,空有名头而已。”
第二百四十三章许紫苏
“搬走了?”沈如意不解的问道:“这天下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往天子脚下挤,这张家怎么就轻易放弃京城搬走了?是做生意失败了吗?”
孔氏叹气,说道:“有一半的原因是生意失败,另一半原因是他们捧在手心里娇宠着的闺女病逝了。两口子也怕触景生情,再加上生意场上的不顺当,索性盘点了资产回老家了。这梅花胡同上的张府他们倒是没有转手卖了,留了几个忠实可靠的老仆看守着。可因为他们不懂花卉上的事情,张家搬走的头一年梅花还好好的,也按时开了花,转年因为没有照顾好,就在炎夏的时候枯死了。所以,住在梅花胡同里的街坊也就再也没有闻到梅花的香味了。”
说完,孔氏又叹了一口长长的气。
沈如意听了却是精神一振。
莫怪她刚才会觉得梅花胡同的张家听起来有点耳熟,这不是之前娘亲跟她说起许嬷嬷事情的时候,提起的那个张家吗?
许嬷嬷曾经待过的张家,也是住在梅花胡同。
家里也是行商的。
具体经营什么,娘亲没有说。
可除了这个之外,好比张家的小姐早逝,之后张家生意出现亏损,举家搬回老家等这些事情,跟娘亲对她所说的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孔氏口中的张家有着极大的可能就是许嬷嬷曾经待过的张家。
沈如意一直找不到许嬷嬷的突破口,没想到今个儿无意之中就让她碰见了。
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顿时,沈如意的情绪前所未有的高涨。
沈如意就问孔氏说道:“您刚才说曾经在这张府当过几年的厨娘,那张家太太对您的厨艺很是认可,还说凭借您的手艺完全可以开个酒楼,依照着张家太太对您的喜爱,您在张府应该是挺吃香的,也很混得开吧。”
孔氏也算是见过些市面了。
曾经在张府当差的时候,虽然她只是个厨娘,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不会缺少勾心斗角。
时间长久了,就算是个单纯的小姑娘,也会练就听话听音的本事。
孔氏刚开始还没有注意的,觉得沈如意只是单纯的对张家好奇。
可随着话题的深入,孔氏就品出些味道来了,感觉沈如意这是在向她打听张府的事情,至于她为什么要打听张府,孔氏不知道,要是换做其他人来向她打听的话,她肯定三缄其口,什么话也不说的,可因为沈如意救了她的孙女,看沈如意的样子也不像是跟张府有什么过节,要找张府什么麻烦的样子,孔氏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