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准则_作者:顾言(55)

急诊室的大门开了一半,里面的值班医生是几个陌生的脸孔,蒋衡左右看了看,在急诊室附近找了个不挡路的角落,静静地站在那等了一会儿。

过了三五分钟,楼外响起救护车的警铃声,警铃由远到近,很快停在了急诊部的楼外面。

蒋衡听见声音,探头往外看了一眼,然后看了下表上的时间。

为了争取抢救时间,急诊室就在一楼,跟停放救护车的大门只隔了半条走廊。

三十秒后,一辆推车伴随着还没完全消失的警笛声出现在走廊里,蒋衡向旁边退了两步,让开了走廊的空间。

推车很快进入抢救室,蒋衡按下手机上运作的秒表,转头向外面走去。

“蒋律。”

蒋衡走到一半,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叫他,他回过头,有些意外地看向对方。

“王律?”蒋衡说:“巧啊。”

“是挺巧。”王涛笑眯眯地走上前,跟他礼貌地打了招呼:“过来取证?”

“验证个猜想。”蒋衡客气地说:“验证完了,正准备走。”

蒋衡态度淡淡的,客气但不热络,毕竟开庭在即,原被告的律师还是应该少凑在一起说话。

王涛显然也这么觉得,闻言点点头,主动结束了这次寒暄:“那就下周开庭见。”

“嗯。”蒋衡说:“下周见。”

第32章 “这是伪造品”

李玲华最后还是没忍住,找了舆论推手,把这件事闹上了本地新闻。

好在她还是听从了蒋衡的建议,没提医生的事,只把事情重点放在了“第三者疑似谋害原配独子”上。

当代人生活节奏飞快,压力层出不穷,一天到晚就靠这些道德败坏的不法分子解闷,直到医疗事故案开庭的时候,这件事已经闹上了本地新闻热搜第一。

开庭那天,上海的天气不太好,从清早起来就是雾沉沉的,时不时飘点细雨,若有似无的,刮得人烦躁。

庭审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李玲华提前一小时就到了。她今天细致地化了妆,看起来想要努力撑起自己的气势,可惜红肿的双眼还是暴露了她憔悴的事实。

刘强是跟她一起来的,在车里有些坐立不安,总是下意识往外张望。

蒋衡提前等在了停车场,见状撑起伞走到车边,把李玲华接了下来。

李玲华昨天一晚上没睡,眼睛里都是红血丝,她看起来疲惫而颓丧,像是只靠一口气在强撑着。

她手里抱着个小盒子,捏得紧紧的,捧在怀里不撒手。

“那里面是小文最喜欢的一个模型。”李南借着关车门的动作跟蒋衡小声提醒道:“是妈妈送他的十八岁生日礼物。”

蒋衡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他以前见过许多这种原告,出庭的时候会带上死者的一些小物件,寄托哀思的同时也想让他们“亲眼”见证结果。

纪尧也来得早,只比李玲华晚到了十分钟。他和王涛同车过来,进了法院大门时,李玲华他们还站在停车场没走。

蒋衡今天穿得很严肃,西装外面搭了一件黑色的大衣,看起来个高腿长,在几个人中间颇为扎眼。纪尧的眼神下意识向他看去,蒋衡似有所觉,隔着半个停车场跟他遥遥对视了一眼。

然后纪尧先一步错开了目光。

“走吧。”王涛停好车走过来,看了看李玲华那波人,跟纪尧说:“进去吧。”

纪尧点了点头。

热搜上,“第三者意图谋害原配独子”的新闻趋势愈演愈烈,骂小三的有,骂渣男的也不少,无数的点赞和评论掀起了一场小范围的舆论风暴。但因为没提起医疗事故的事,所以无人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落。

区法院里有些冷清,旁听席上也没什么人,只有李南和几个李家家属。

纪尧头天晚上还紧张得辗转反侧,但是真坐到了被告席上,反而觉得平静下来了。

反正事已至此,就顺其自然吧,他想。

琐碎的庭前准备结束后,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纪尧分心听了一耳朵,觉得像是蒋衡的手笔。

他写起诉书有个不起眼的小习惯,总是会习惯性选用几个固定的词,纪尧以前总看他写练习,自己都快记住了。

李玲华的诉求非常简单,她对附带的民事赔偿金不在意,只要求按法律法规严惩这次医疗事故。

“根据原告提出的医疗报告书和司法鉴定书来看,李文在进行手术时,CD4免疫细胞指数不足二百,从临床角度来看,无法进行手术。”审判长说:“但被告依旧选择了进行手术,对吧。”

“当时李文先生的情况非常严重,腹部破裂大出血,并有感染的风险。”王涛说:“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身体素质无法支撑完整的术前检查,所以我方当事人选择了即时检验。因为即时检验结果为HIV阴性,所以我方当事人以正常流程进行了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