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陆长明就是“寒门”出身, 彻底没了家里帮衬也能自给自足。
十八岁因为形象问题和家庭冷战之后,陆长明就读音乐学院,靠课余时间打工兼职赚学费和生活费。
大哥大姐知道这爹不靠谱,背地里经常偷偷给钱接济。
但陆长明从一开始和家里决裂就是为了表决心,又是送外卖又是当平面模特,过得再穷再苦都不要家里一分钱,犟的陆家一点办法都没有。
再怎么说都是亲儿子,这些年来或多或少有所亏欠,陆家不可能真的扔了不要。
后来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推移,陆长明的才华被牛兴源发现,参加了比赛,随着节目播出名声渐起,依旧初心未改。
在大哥大姐的劝说之下,陆长明父母终于开始接受现实。
接受不了也没办法,儿子现在变得越来越有出息,铁了心喜欢那一个人,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再这么下去早晚要和家庭彻底脱离关系。
都是一家人,无冤无仇的,很多事情看开了自然也就不再计较了。
久而久之,陆长明和家人的关系得到缓和。
要不是事到如今家人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陆长明为了避免池霁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肯定不会贸然带他回家。
之所以选择这么做,肯定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听陆长明和自己讲完这些,池霁悬在半空中的心算是稍微放下那么一点,可惜根本没办法完全放下。
因为在做好这些铺垫之后,陆长明向池霁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成员。
事实上在陆长明透露当年比赛的时候父亲砸钱抹平票数黑幕的时候,池霁就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有相关心理准备。
可他依旧没想到,天底下姓陆的有那么多,陆长明的这个陆会是陆氏集团的那个陆。
陆氏集团,最早经营纺织业起家,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企业,从市场经济最为磕磕绊绊发展也最快的时代一路过关斩将,迎来如今的繁荣盛世,截止到目前已是三代从商,到陆长明这一代是第四代。
鉴于陆长明讲过的那些被亲爹坑过的故事,池霁对其父的印象一直都不怎么好。
可他哪里想得到,陆长明口中的那个“坑爹”,竟然会是印在自己教科书上面的商业大鳄陆正腾。
陆正腾不是创始人,所做的一切都得益于自己父辈的良好铺垫。
但陆氏集团的确是在他的手里发扬光大,融入各个行业有力拉动GDP,且赶上了互联网发展最凶猛的浪潮,一举跻身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正腾精准的决策,长远的目光,绝对是相关专业学生极其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对象。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在扮演父亲这个角色的时候会离谱到这种程度。
池家出事之前也算是名门望族,但仅限于G市,和陆家一比简直是彻头彻尾的小门小户,寒酸至极。
一开始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时候陆长明是想让池霁有个心理准备不再那么焦虑的。
没想到得知这些之后,池霁更加焦虑了。
可再怎么焦虑都没用,国外的爷爷好不容易回国,亲爹也发了话,陆长明横竖不可能不回去。
池霁完全不介意自己一个人过年,试图和陆长明沟通自己能不能不去。
结果陆长明一听就开始闹,口口声声说池霁连如胶似漆这种最起码的感情需求都给予不了,肯定是感情淡了,烦了腻了,热情消耗之后开始觉得糊了的顶流索然无味变得不香了。
池霁本来就心软,哪怕知道他是在搬弄是非无理取闹也毫无办法,终究还是点了头。
达到目的之后,陆长明心满意足的搂着人睡觉,除夕当天睡了个自然醒,带着池霁驱车前往陆家主宅。
一路上池霁都不吭声,低头对着手机备忘录拼命背诵自己改了又改,几乎准备了一夜的草稿。
陆长明却一点都不紧张,吹着口哨哼着歌好像要赶去结婚似的。
有如此显赫的背景作为铺垫,池霁以为陆家在S市至少得有一栋比皇宫还要豪华的大别墅,自带高尔夫球场,开车进去之后都得导航GPS定位才能找到客厅的那种。
但没想到的是,陆家所处的地段倒是不错,但远远不如预想中那么夸张。
这里S市三环内极少数没有被拆迁重建的一片区域。
家家户户都带着独栋小院,最多不超过三层,间隔也比较松散。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这片地皮不拆迁用来开商场或者建三十层的商品房无疑是巨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