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亦辰也说:“给你找了这个地方,是稍微有点坡度的,你先不急骑,两脚一起蹬地,借着坡度,先练习滑行就好,这是为了帮你熟悉靠控制把手来控制平衡的感觉。”
“……”
“你这么大了,我就不给你扶后座了。免得拉扯反而给你造成阻力。自己掌握平衡启动,这是第一步。”
我双脚狗刨一样地一起在地上蹬着,感觉自己苦心经营的时尚潇洒的形象已经全然崩塌。
这看起来会不会太搞笑了啊!
“慢慢来,重心放低一点,你会找到感觉的。”
我的感觉是我已经完蛋了!
借着下坡的坡度,我使劲刨了一会儿,倒也能滑得起来,似乎没那么东倒西歪了,看来我平衡感还是可以的嘛,莫不是个小天才?
程亦辰也表示满意,于是我们换了场地。
我再次跨上去,脚点车,深呼吸,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
“要把车骑起来,需要的只是一个初速度,”程亦辰解说道,“这初速度完全不需要多快,很容易达到的。”
“哦。”
“所以你第一脚一定要用力,用力就有了速度。另一只脚不要急着跟上,先配合着往后蹬一下地,这也是为了助力,提供速度。先别心急,你等能稳定滑行个几秒不倒,再开始把另一只脚也放到脚蹬上去。”
滑行的时候觉得保持平衡好像也不过如此,而自己真正开始骑,一脚下去,我整个人都慌逼了。哎哎哎怎么回事怎么这就倒了呢?这真的骑得起来吗?两个轮子真的稳定吗?莫不是骗我的吧?
幸好我已经长大成人,脚能够着地,这要是小时候,我都摔了多少次狗吃屎了啊,都吃饱了吧。
程亦辰说:“如果感觉车子不稳,你不要太急着脚踩地,可以先继续蹬车子,只要有速度,就容易保持平衡。实在快要摔了再踩地都来得及的。多练几次就好,如果车一歪你就踩地,那永远也进步不了。”
不行,我不能摔,不能冒险!不能伤了我的脸!
我想跟卓文扬求救,却见他正拿着手机专心致志地在录影。
“……”
竟然隔岸观火。
就不能干点正事吗!
想到这一切都被无情的机器记录了下来,我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我的使命。
好,预备,走!哎,怎么又要倒了,赶紧踩地!
走!哎,这次没倒!没倒没倒没倒!快快快!另一只脚上去!我蹬!啊哟厉害了!哎哎哎怎么又要倒了,赶紧刹车!落地!往后一看,我天啊,太猛了吧我,居然已经走了六七米了呢,厉害厉害!我一定是个小天才!
我再蹬!哎,又没倒!另一只脚赶紧上来!哎哎,还是没倒!太棒了吧!一直在走耶!不错不错!哎哎车把有点晃!稳住稳住!好点了!再踩两圈!可以啊我!继续!哎哎哎歪了歪了!我特么!
“哐当”一下我就形象全无地摔在地上了。
程亦辰立刻跑过来:“没事吧?”
“没事没事。”
都怪自己太投入,本来一只脚都会警惕地不肯完全离开地面,结果骑起来一上头,就忘了要及时落地了。
我骑得慢,摔了也伤不着,痛是有点痛,但感觉还真爽。
我爬起来,然后愉快地继续我东倒西歪的踩踏运动。
程亦辰在旁边跟着我,边耐心指导。
“你骑直线的时候,手不需要太用力,太用力车把反而会偏离方向的。就算感觉车把歪了,也不要慌,小臂和手腕发力,稍微修正一下方向就可以,不会影响平衡的。”
程亦辰让我下车,他又自己演示了一遍给我看。
“你手指太紧张了,手劲越大,车子越失灵。你放松一点,实在感觉控制不住,捏一下刹车,脚踩地就好。”
在反复教学之下,我歪歪扭扭左晃右拐地,总算能勉强骑个几十米,但骑得跟拧麻花似的,完全无法走直线,更不用说转弯了。
偶尔路过的吃瓜群众都在用滑稽的眼神看我。
我为公园提供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闲着没事的各位老头老太都过来看热闹了,目送我一次次地冲向墙壁和灌木丛。
有个大爷还嘀咕:“这么大了还不会骑车啊?”
咋的,我看你也不会开车啊!
几个小学生更是骑着儿童自行车在我身边转圈圈,疯狂释放嘲讽技能。
特么是暑假作业太少了是吧,不在家写作业,在这干嘛呢?
在老老少少的围观中,我决定高高扬起头,坦然面对这一切。
论脸皮厚,我是专业的!
摸爬滚打了快三个小时,终于我可以平稳地,不乱扭地,骑出去挺长一段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