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舟渡_作者:皓月呈辉云霭散(116)

俞飞飞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己写的需求文档,重新更新了一版传上去,准备就像提交需求审核一样去找贺归舟沟通。

需求审核,那是再熟悉不过的流程了,走流程么,俞飞飞已经不紧张了。

“舟哥,二期的需求,我更新了一版,有空看看吗?”俞飞飞敲下惯用的一句。

贺归舟回得很快:“有空,我正等你。”

俞飞飞心头一跳:“等我?”

贺归舟的声音低沉又平静:“嗯,想跟你好好聊聊FA。之前一直没时间。方便语音吗?”

俞飞飞跑去关上了门,回来戴上耳机:“方便。”

两个小时之后,俞飞飞关了语音电话,揉了揉耳朵。

看着屏幕上显示的通话时间,简直太不可思议。

在会上向来话少的贺归舟,竟然滔滔不绝跟他聊了这么久的产品!

看着自己随手记录了满满两页的记事本,俞飞飞再次刷新了对贺归舟的认知,也对他更加佩服。

以前俞飞飞是把贺归舟当成研发大神来膜拜的,现在才发现,他在产品方面的造诣也超乎他的想象的深。

俞飞飞总算明白为什么在川省,贺归舟看似随意丢出来的一个产品demo,无需再做多少改动就能拿出去演示。

原来那完全是贺归舟在对FA这类产品,有了深度的理解和思考基础之上,做出来的demo。

而他自己对这个FA的demo,对二期需求的理解,仅仅还停留在产品功能本身。

顶多考虑了一些用户体验问题,做了点简单的数据分析,这是多么肤浅的工作。

俞飞飞以前觉得跟周岚差距大,现在跟贺归舟聊下来,意识到自己跟他们的差距比他之前想的还要大!

周岚跟贺归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

周岚自己是从产品经理的一线,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

了解产品经理所有的成长过程和各种流程规则,对如何培养新人十分熟练。

公司通常在带新人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导他们学习产品技能,适应流程和工作环境,驱动他们完成产品部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变成公司大机器上的一颗合格的产品螺丝钉。

而很多只有总监甚至高管才会去接触和思考的像商业逻辑、行业趋势、市场格局,对产品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判断,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教给新人。

偶尔在一些产品头脑风暴的时候,才会聊到这些。

因此,大部分的产品经理,其实都只停留在执行层面:接受任务,在上级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范围去做产品调研和数据分析,完成需求文档的撰写,走流程,推动研发完成需求上线。

俞飞飞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产品经理。

而贺归舟不同,他跟倪趣途是毕业就创业。

他根本就是在互联网海洋中恣意徜徉了多年的舟,他懂得把握互联网海洋中的气候,时机,趋势,在任何风雨中都能够稳稳掌好舵,往自己的目标坚定前行。

贺归舟只用了短短两个小时,就给俞飞飞上了足以影响他职业生涯的全新一课。

不是教他怎么做需求,也不是教他任何技能,更不是讨论需求文档要怎么改才对。

而是告诉他,趣舟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决定做这件事之前,倪趣途是怎么考虑的,他又是怎么考虑的,趣舟真正想从FA这个项目中得到些什么!

这些老板们的思维,如果不是贺归舟这样掰开了跟他详细解释,俞飞飞如果靠自己领悟,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明白,也许等整个项目都做完了,也不见得能悟透。

俞飞飞是个头脑灵活,反应极快的产品。

贺归舟讲到这个程度,他完全听懂了,也很快悟到了为什么贺归舟要跟他讲这些。

只有他懂了这些,才能真正理解倪趣途提的那些要求,才能把需求真正做到倪趣途满意。

而不需要像之前一样,很多需求都要通过周岚或者贺归舟的解释和翻译再去反复修改。

这不仅仅是教他怎么完成现有的需求,这是教他怎么成长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产品人。

这两个小时,是贺归舟煞费苦心替他铺下的坚实台阶,可以稳稳地踩上去,往上走。

俞飞飞摸着记事本上的字,激动得出了一身汗。

强迫自己静下心,把需求重新看了一遍,做了新的调整,再次给贺归舟发了过去。

“舟哥,我更新了。”

贺归舟看过之后回复:“不错,看来我没白讲,你都听懂了。”

俞飞飞苦笑回道:“舟哥,你都说到这个份上,再听不懂就是傻子了!舟哥,你太厉害了!你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争取你说的都能听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