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鸣玉将折扇一拢,端着茶道:“若我有这样大的能为,在谈生意时,也不需在讨价还价上浪费许多口舌了。”
不等岳端明答话,坐在温鸣玉身侧的咏棠突然伸出手,把挂帘子的扣环一拨,垂下的帘子顿时将温鸣玉牢牢遮住。岳端明看得一瞪眼,道:“小气,你这孩子真小气。你叔叔是什么宝贝,让人一眼都看不得?”
“她一个登台卖唱的伶人,有什么资格看叔叔。”咏棠说完,又对岳端明一笑,说道:“难道岳伯伯心疼她?要是让六位伯母知道了,您今夜说不定又要住到珑园来。”
岳端明冷哼道:“我堂堂大丈夫,岂会怕几个女人?”
他只顾着说话,手边一杯茶不知何时已冷了,却浑然不知,端起来就喝。安静坐在一边的岳六小姐见状,忙喊了一声爸爸,从他手中取下那盏茶,自斟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递到他手里。岳端明捧着茶,却对温鸣玉道:“你看我这女儿,多么贴心,模样也是百里挑一的,可惜至今还未嫁出去。”
“婚姻本是两厢情愿的事,她没有嫁出去,自有她的道理,你又何必着急?”温鸣玉把扇子展开半幅,很快又合上去,满不在意地答。
咏棠在那扇子打开的一瞬,依稀看到上面提着两行诗,似是温鸣玉的字迹,又有些不像。那扇子做工也颇为粗陋,完全不如温鸣玉持有的其他几把那样精致,他被勾起了好奇心,对温鸣玉道:“叔叔,我想看看你的扇子。”
温鸣玉不说话,仅用扇子隔空点了点他的手。咏棠连忙把那只手掌摊在叔叔身前,不料温鸣玉看似是要把扇子递给他,但不等他抓住,便扬起手,啪地在咏棠掌心拍了一下。咏棠立刻吃痛地把手缩回去,又气又委屈地喊道:“叔叔!”
在座的人全部笑了起来,岳端明道:“咏棠也有二十一了罢,还像个小孩子一样爱撒娇,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都已结婚生子,在沙场建功立业了。”
他说完,又觉得此话不妥。眼前这对叔侄,不要说这个刚长大的侄子,就连做叔叔的,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他苦思良久,忽然记起温鸣玉还有个和咏棠一般大的儿子,连忙补充:“看看你的叔叔,十五岁就弄出一个儿子,你该学学他的厉害!”
温鸣玉得了这道莫名其妙的夸赞,却不领情,十分冷淡地回应:“我只知道喝酒会醉,何以你喝了几口茶,也说起醉话来了。”
“哈哈,我害你不高兴了吗,抱歉抱歉。”岳端明玩笑似的对他作了个揖,又看向咏棠:“我记得你小时候,与我家小六也很要好的。眼下我和你叔叔有些正经话要谈,你就带小六出去玩一玩吧,她难得出门一趟,就算在公园里坐上一刻,也会很高兴的。”
岳六小姐闻言,很快就提起大衣,静静从座位上站到一边。咏棠似乎很不情愿,半天才起身,把一手抄在口袋里,对温鸣玉道:“叔叔,那我去了?”
“去吧。”温鸣玉见咏棠立在岳六小姐身边,高出她半个头,模样俊秀,倒真有几分大人的样子,不由微笑一下:“尚止可是你岳伯伯的掌上明珠,不可以怠慢了她。”
咏棠欲言又止,神情有些难过,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领着岳六小姐走远。岳端明看得满意,笑道:“你看,他们那样般配,你也不是不喜欢我家小六,却总是不肯配合我撮合撮合他们。”
温鸣玉道:“他们要是彼此有心,怎么需要我们的撮合?”
“也罢也罢,我一个扛枪杆子的,说道理比不上你。”岳端明喝了口茶,转而正色道:“华京的事,不知你接到消息没有?”
华京是一国之都,燕南临近华京,无论是为政或是领兵的,都与那边关系不浅。温鸣玉把扇柄在掌中轻敲几下,问:“是林秋园卸任回乡,打算开办学校,不再为政的事?”
岳端明叹道:“不错,我当年在林先生手下任过几年职,他与我父亲是师兄弟,也算是我的半个老师。我做燕南督办的这些年,同样得过他老人家不少照顾。林先生尚不到退休的年纪,忽然辞了总理的职务,其中是有些原因的。”
“两军相争,总有一方胜出,一方落败。”温鸣玉望向对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事,你还是不要参与为好。”
听了他的话,岳端明深深蹙起眉头,显得有些不悦:“燕南这份差事,有多少人眼红你也不是不知道。难道我撒手不管,就可以保证不受牵连?何况我”
他的话说到一半,又硬生生咽回腹中,只沉沉地盯着温鸣玉。
温鸣玉却不慌不忙地接口:“何况你并不打算做一辈子的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