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朗颂诧异。
猴子嘿嘿一笑:“我来给你送手工活的,这次是粘水钻。”他压低了声音,说,“工价可高了,我挤破头抢来的。”
朗颂扬扬眉笑了一下:“谢了,这次你多抽一成。”
孙谚识坐在柜台里,扬声道:“你俩别当门神了,进来坐下聊。”
“不不,我就不坐了。”猴子笑嘻嘻地摆手,“房东大哥,我得先回去了。”
“留下来一起吃顿饭吧,”孙谚识挑起眉梢,打趣道,“你刚不还说那天多亏你在我家门口听到狗叫,然后救了我一命吗,我得请你吃顿饭才行。”
猴子是最先来店里的,在张吴和郑烨来之前,孙谚识就已经和他侃了半小时大山。
孙谚识挺喜欢猴子,这小孩性格开朗又健谈,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朗颂当初是如何在几个小混混手底下救下他的场面,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孙谚识晕倒那天他是如何机敏地给朗颂打电话,把朗颂给叫了回来,逗得孙谚识忍俊不禁。
此时张吴和郑烨也附和着,让猴子留下来。
猴子其实挺想留下来,但又不好意思点头,毕竟自己只是凑巧来送东西,又不是像另二位一样被邀请来的客人,于是他眼巴巴地回头,征求朗颂的意见。
朗颂拍拍他的肩,笑着说:“晚上我给做好吃的,留下来吃饭吧。”
猴子大喜:“好嘞,我给你打下手!”
店里太小,孙谚识索性关了店门,从货架上拿了几包瓜子招呼大家去院里坐。
朗颂见时间也不早了,说先去卖菜。
张吴揽着朗颂的肩膀,一边将他往院子里推一边说:“别忙活了,我都给带来了,你掌勺就行。”
朗颂走到院里简直惊呆了,只见小桌子上都快堆成山了,菜肉鱼、葱姜蒜一应俱全,连调味料都给买齐了,桌子旁边的两个水桶里还放着一只大澳龙、两只甲鱼。
郑烨指着甲鱼,打趣道:“这是我带来的,炖点汤给你哥补补。”
朗颂脑子里已经开始琢磨着等会上网查查怎么处理甲鱼,闻言他认真地点点头:“嗯,好。”
孙谚识听到了,捣了郑烨一拳:“给你补补还差不多,下盘越来越虚了。”
郑烨佯怒:“真是好心没好报。”
张吴在一旁哈哈大笑,笑够了才蓦然想起一件事,拍拍朗颂的肩道:“对了小颂,我给你带了点东西来。”
朗颂顺着张吴手指的方向往院里的角落看去,只见那里摆着一台崭新的煎饼鏊子。
“张大哥,这是……”朗颂讶然看着张吴。
张吴朗声一笑:“在医院里,你不是说你那早餐摊子不能一直卖饭团,想试试卖杂粮煎饼,刚好我有个朋友在夜市摆摊卖煎饼,我让他帮我弄了一台机器,烧燃气的,操作简单清洗方便。”
经这么一提,朗颂想起来了,在医院他确实和张吴聊过自己支摊的事。
他当初选择卖糯米饭团主要是因为不需要购买什么机器,投入成本低,但是饭团已经卖了有一段时间,周遭的人估计也该吃腻了,再继续卖下去估计就得变成炳叔那样的,每天也能卖但卖不出去多少。更重要的是,每天早上起来蒸糯米饭耗时久,挤压了自己不少睡眠时间。所以那天跟张吴闲聊时他就提了一嘴,说觉得卖杂粮煎饼好像挺不错的。
没想到张吴竟悄然记在心里,帮忙弄来了一台机器。
朗颂愣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张大哥谢谢你,这鏊子多少钱,我把钱转你。”
“嗐,这鏊子不值几个钱。”张吴豪爽地挥挥手,“在医院里你帮我擦了好几背,就当我送你的谢礼。”
朗颂还想说点什么,一旁的孙谚识打断他道:“就收着吧,以后多给张哥做几个煎饼就行。”顿了一下他又问,“面试面上了吗?”见朗颂点头,他又说,“那你又上班又摆摊的,能忙得过来吗?”
“能行。”朗颂说,“那边九点上班,我收摊以后先送月月去幼儿园,然后直接去上班,这样刚刚好。”
孙谚识不赞同道:“这样太累了,以后月月上下学你就别管了,我负责接送就行。”
朗颂抿了抿嘴,心想孙谚识负责接送朗月,作息和饮食都能规律起来,便没有反对。
郑烨不乐意了:“哎哎,兄友弟恭不能落下我啊,我应该早点跟小颂说的,被你们抢了风头。”
孙谚识抱臂,嗤笑一声:“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