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她过得很艰难,父母认为她上了大学之后就能兼职赚钱,便不肯再提供生活费和接下来的所有学费。
为了继续读书,为了能彻底摆脱冷漠的原生家庭,她干了四份兼职。
独在异乡的艰难时刻能够碰上认识的人,这种亲切感让她鼻酸,也让她情不自禁地敞开心扉。
大二时,雷斌向她表白,她茫然若失了片刻后点了头。
雷斌让她以学业为重,不让她再继续把时间耗费在无休止的兼职中。他自己却打了两份工,承担起了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她很感激雷斌的付出,所以在大学毕业后因为雷斌放心不下家里的母亲,她也跟着雷斌回到江城发展。
在此之前两人虽然确定了恋爱关系,但因为她性格保守和学生的身份,两人之间最亲密的行为就是接吻。
回到江城之后,雷斌想要同居,在内心里挣扎了两天之后,她同意了。
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犹豫,会让雷斌如鲠在喉。
同居之后,两人因为不同的价值观,矛盾开始显现,自然也爆发过一些争吵。
有一次,雷斌和朋友聚餐喝醉了。她觉得喝酒伤身,便劝他以后少和朋友聚餐喝酒,雷斌突然爆发,厉声质问:“你一直以来都看不上我那些朋友,也从不愿融入我的生活,认识我的朋友,更加不会让我进入你的圈子,我很想知道,你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
面对雷斌的质问,她哑口无言。她很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缺陷——因为从小缺乏关爱,她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缺乏拒绝的勇气。
雷斌一腔热血慢慢接近她,保护、帮助、关爱,她自己都分不清究竟是因为喜欢,还是因为放不下这样一份来之不易的爱意而舍不得拒绝,又或者是因为感激雷斌的付出,所以才会答应了雷斌的追求。
她的沉默成了雷斌的一块心病,他开始变得沉默。直到有一天,雷斌发现了她高中写的日记还有那个银制心形挂坠。日记当中写满了对孙谚识的爱慕,挂坠相片夹隐秘地收藏着孙谚识的照片。
雷斌沉默地离开了他们租住的房子,几天后她得知了雷斌因为故意伤人被逮捕的消息,而他伤的人就是当年把她拉进巷子脱她衣服的那个混混。
最后一次见到雷斌是在监狱中,雷斌脸色憔悴,不敢看她,垂着眼道歉,又说:“我这样的人不值得你放弃梦想,跟我回江城,以后别再来了,去很远的城市很远的国家,永远逃离你的父母吧。”
前一天她刚得知自己已经怀孕三个月,雷斌并没有给她开口的机会,而她也并没有准备说出来。
她想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犹豫了半月之久终于下定决心,她挂了号,在医院叫号机即将叫到她的号码时,她逃了。
谢霜语叹息一声:“之后发生的事就是我之前说的那样,我生下了月月,又抛弃了她。”
孙谚识低着头,又喃喃了一句:“原来是这样……”难怪雷斌一直声称自己没有猥亵谢霜语,却又别扭地不肯把话说明白;难怪雷斌出狱之后反而更加厌恶他;因为在雷斌心里他是谢霜语的暗恋对象,是情敌,是致使他们分手的导火索。
雷斌的单亲家庭本身就树立了他争强斗胜的性格,在任素芬的思想灌输下变得愈发要强,特别是在“孙谚识”面前,他的骄傲、自尊、自负根本不允许他把这些往事吐露出来。他憋着、忍着,最后用冷嘲热讽等各种方式来报复,满足心理上的快感。
孙谚识抬起头,问道:“所以雷斌至今不知道你们有个女儿?”
谢霜语点头。
“那天我恰巧听到了雷斌和他妈的争吵,他妈的账户里多了二十万块钱,是你给的?”
谢霜语坦诚回答:“嗯,因为心里愧疚。我找人帮忙转交的,她为了儿子会守口如瓶。”
孙谚识又问:“你当初为什么不把孩子交给雷斌,他和他妈都不会对孩子不管不顾的。”
谢霜语沉默了片刻才回答:“我父亲因为偷窃坐过牢,读小学时我没有人会叫我的名字,他们叫我‘劳改犯的女儿’,我不希望我的女儿和我一样,长大以后被嘲笑、被讥讽,成为一辈子都摆脱不掉的阴影。”
至此,所有事情都已水落石出,孙谚识没有觉得轻松,反而觉得心情更加沉重。
他从大衣口袋里拿出那个又回到他手里的银挂坠,感觉握着一块烙铁,烫得他手臂发麻。不久之前他还因为这个吊坠是朗月找到亲生母亲的重要线索而感到喜悦,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朗月悲惨的命运竟然是因它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