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代替症_作者:休芸芸(237)

  “方法派,是方法派……”

  夏钟生老师颤抖着嗓音,说出了这个词。

  ……

  “一直以来,表演行业存在着三大表演体系,分别是体验派,表现派和方法派。”

  体验派,最正统的表演派别,因为具有完整的一套体系,在科学性、完整性甚至可实践性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派别,在表演这门行当里的地位,就如同儒家之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地位一般。

  无可动摇。

  三大院校,教授的全部都是体验派,也就是斯坦尼体系。

  体验派,字如起义,就是让演员生活在角色的情景中,从而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比如吴佩纶演瘸子,他就把腿绑起来,坐在轮椅上。

  比如演警察,演员就跟真正的民警一起出警、抓捕。

  ……

  至于表现派,简单来说,有点像考试前做的重点提取册。

  在运用上,就好像将老一辈演员的经历提取成一本小册子,制定一些实践标准,然后演员就照着这本小册子模仿,就是这种感觉。

  ……

  至于方法派,这门表演体系有些特殊。

  也脱胎于斯坦尼体系,但在美国人,尤其是创立纽约演员工作室的斯特拉斯伯格手中,独立成为了一种表演体系。

  但不同的是,他们更注重情感的调动和代替。

  他们有许多发掘演员内心的方法,比如种子训练,比如捉迷藏训练,本来‘方法派’这个词,就起源于心理学。

  说起来也很简单,比如要演员演个男同,这演员实在没办法,纯纯的直男,要是按体验派那个方法,他还真得去gay吧卖身了,这不是祸害演员呢吗。

  不过按照方法派的办法,他们就允许演员将对女性的好感,进行同等感情的替代,用对异性的感知,去表达对同性的爱情。

  这就是方法派。

  ……

  “不同的表演体系,都是为了一个结果,就是让演员更贴近角色,拥有对角色的‘信念感’,”就听苏茜道:“夏老师,你认为这个演员缺乏信念感,在我看来却相反,他能演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天鹅,他的信念感比一般演员,强大的多。”

  就像她的纽约剧场的演员,在第一次做‘种子训练’的时候,根本无法做到罗布里这种感觉。

  “我的演员最开始做种子训练的时候,没有人相信自己就是种子,”苏茜回忆道:“他们觉得相信自己是种子很可笑,演着演着就笑场。”

  但罗布里,第一次做,就带入了进去,甚至皮肤都可以因为一句话,产生灼烧的痕迹。

  “……天才般的演员,怀揣着巨大的宝藏,却找不到入门的钥匙,”苏茜用谜一样的声音道:“你们用体验派的钥匙一直试图打开他的门,却不知道……他的门只有方法派的钥匙才可以打开。”

  夏钟生如遭雷击。

  ……

  为什么,罗布里一直演不好戏。

  为什么,他在老师的眼中,如同木桩子。

  ……

  不是他的问题。

  原来,一直都是老师教错了他。

  ……

  而罗布里就像个自动更正系统错误的机器人。

  在大三的时候,通过形体表演,也就是动物模拟,找到了演员最想要找到的……

  信念感。

  ……

  “老师,我表演的时候,会、会听到一个声音,它提示我,要我用……用一些我经历过的情景,来代替眼前的表演。”

  罗布里坑坑巴巴地说着,比划着,害怕她不相信自己。

  他也从没有告诉别人,自己会出现这种事情。

  “叮咚,搜寻了您的记忆库,发现了可以代替演技的场景——”

  有便秘、有棒棒糖被夺走、有在乡亲面前吹牛皮的场景。

  提醒他替换演技。

  小冯书记被家家户户拒绝,蹲坐在了树下。

  罗布里坐在了二环立交。

  ……

  “哦没错,亲爱的,这正是方法派最重要的东西,情绪记忆和情感代替,”就听苏茜温柔道:“我们训练演员,让他们学会从自己的记忆中发掘和人物相似的情感,从而进入这个角色中,这是方法派最宝贵的技巧。”

  罗布里呜咽了。

  他终于明白了。

  不是系统。

  是他自己给自己暗示,进行了情绪记忆,和情感代替。

  “你是,天生的方法派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