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代替症_作者:休芸芸(260)

  一个个脸上都是小康生活的写照, 就算的确有农民的纯朴, 但也是致富的农民。

  很多时候,电影对主演的要求很高, 但对群演就不那么在意了, 抓几个群演,开个日结的工资,方便又快捷。

  群演嘛,在街上走戏就行了,观众也不在看的。

  对普通的电视电影来说这就够了,但对于大导演的电影,精工细作的电影来说,这是决不能糊弄的大问题。

  电影的气氛, 对焦导来说,非常重要。

  你不能主演饿得皮包骨头,群演胖得走不动路啊!

  这什么玩意!

  出现在电影里的面孔,必须要有古相!

  清朝末年!

  罗布里一个人再像清朝人,周围的人不像有什么用!

  焦导发了好大一通脾气,别看焦导平时文质彬彬的,还戴着眼镜, 但发起火来还是很吓人的。

  但选角导演更委屈:“导演,不是我糊弄你, 是我真的找不到你要求的那种群演啊!”

  现在国家政策好, 农村地区发展更快, 导演要求的那种面黄肌瘦的农民根本找不到,选角导演找了好几波儿群演了,把横店周边的小镇子都跑了一遍,也没找到符合要求的。

  还看了罗布里一眼:“为此,我们甚至都跑到西宁去了,就是罗布里演村官儿的那个贫困山区,结果一看……”

  小镇上的人,比他这个风餐露宿的选角导演还胖!

  罗布里想了一下胖丫的身材。

  “导演我证明他说的是真的……”

  现在是真的很难找到面黄肌瘦的群演,或者放开点,也有六七十岁的瘦老头,但人家本职工作也不是演员,而且人家不在拍摄基地,总不能让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坐飞机坐火车颠簸过来只为了拍几个镜头吧。

  焦导思来想去,最后拍板:“减肥,全剧组从现在开始,必须节食减肥!”

  给群演开两倍的工资,但必须要达到规定体重。

  严格控制剧组饮食。

  于是,《华工1863》就在全剧组震天的抱怨声中,开机了。

  剧组的拍摄安排是这样的。

  分为A组B组,A组就是焦导带着罗布里等主演在安徽省一个小县城内拍摄国内的片段,B组是副导演飞赴美国的布景地,在跟当地政府接洽的同时,拍摄一些不太重要的外籍演员的片段之类的。

  罗布里所在的地方在山区,而且在半山腰,没有公路,底盘低的车根本上不上去,只能停在山下。

  这地方原本也是贫困地区,但后来政策好,给山区里的人划了块平原地区,把人都迁走了,但老旧山村这个地形地貌还有建筑都还在,刚好方便拍摄,不用再额外布景了。

  村里的土房子不少,屋顶和墙壁都是破的,还用石块堵住门窗,美术老师也根本不用刻意做旧了,所以一进山区第二天,剧组就开始忙碌起来,为电影拍摄做准备了。

  当天晚上,焦导就在土房子里拉了个凳子,和主创人员讨论第二天的拍摄方案。

  就听外面响动不断。

  “这怎么回事,呱呱的,这山上还有青蛙呢?”

  “不是青蛙吧,我听着好像在噼里啪啦放炮呢。”

  “是不是咱们的无人机到了,道具老师正在试飞呢……”

  道具老师:“怎么试飞,我人在屋里呢。”

  焦导说不了几句话,就被外面连绵不断的声音打断,不得不起身查看:“到底什么声音?”

  就见屋外一排演员裹着军大衣蹲坐在墙根,为首的罗布里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

  他的肚子里,发出了震天的咕咕声。

  “没办法导演,肚子要造反我真没办法……”

  焦导还没来及说话,就听其他演员的肚子里,也接连发出了排山倒海的声音。

  “咕咕咕咕咕咕……”

  一个晚上过去,听说山下的村民拿着捕鸟器上山了。

  “肯定有鸽子,我都听它们叫了一个晚上了!”

  ……

  “饿。”

  “饿。”

  “饿。”

  群演们齐齐诉苦。

  “我跟你们说,现在给我一头牛,我都能吃下去。”

  “我也能,我还能吃空饭店呢,信不。”

  “你说咱们活这么大岁数了,除了小时候生活紧张肚子里空过,什么时候还受过这吃不饱的罪啊。”

  “我现在看到鸟儿第一反应是打下来吃,看到蚂蚁洞第一反应是掏出来吃,看到牛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