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呀,掐架啊。
掐掐掐。
罗布里唯恐天下不乱。
陈卓对湾湾女演员深表哀悼。
论掐架,陈卓提供友情建议,一定要自备纸巾。
然后才可以被罗布里掐地涕泪横流声泪俱下泣不成声怀疑人生。
……
但架还是没掐起来。
尹贤在呢。
而且尹贤对罗布里,还特别友好。
“后生,金马一别,别来无恙?”
罗布里对尹贤导演的印象还是很好的,闻言神色一正:“尹导,一年没见您了,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您,您的新片我一定支持。”
“我的新片,哈哈,不过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罢了,”谁知尹贤却道:“我老了,对电影的探索也许止步于此了,但你们不一样。”
他看着罗布里,还有焦国栋:“你们来日方长,你们还可以自由翱翔在电影中,去探索电影更大的奥秘。”
英雄迟暮,此话悲凉。
连焦国栋都忍不住眼圈一热。
只有罗布里并不想受到这种感染:“尹导,您这话说的,您是华语电影的丰碑,是每个导演和演员心中的高塔,是追赶的启明星,只要华语电影存在,就不会忘记您的名字,更不会忘记您对华语电影做出的贡献。”
“更何况,在电影的技法上,您已经臻至完善,就像大师黑泽明一样,他在晚年已经不追求电影技法上的突破,而是自己内心的提升。他的最后一部片子,已经到达了空灵的境界,是自己心境上的突破。”
尹贤导演愣住了。
他看着侃侃而谈、充满朝气的罗布里,看着含笑的焦国栋,看着焦国栋身后有些局促但沉稳的陈卓……
“中国电影……”
罗布里没听清楚,但看到了尹贤的喃喃:“您说什么?”
尹贤笑了。
“你还坚持自己的看法,”就听他道:“中国电影要学习好莱坞吗?”
罗布里毫不犹豫:“当然!”
“中国电影必须像好莱坞一样,建立起重工业电影,”就听罗布里道:“我对您说过,电影是个商品,是商品就有工业化的可能,电影工业化的关键就在于专业分工。”
在每个链条上,都有专业化的岗位,比如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工艺有超过260个工种,从业人员数百万,这种工种就是好莱坞的专业人才,就拿一个混音来说,一场菜市场的戏,一般来说就是找个菜市场录一段就行了。
但对好莱坞来说,其专业就在于处理混音的工作人员可以精细到摊贩的叫卖声、对话声、流水声、吵架声、鸟鸣声……一切的声音分别设计和录制,然后混在一起。
这种方法和前一种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你亲耳听一下就知道了。
前者模糊不清、忽远忽近、缺乏质感。
后者清晰可见、所有的声音饱满动听。
小小一个混音,就有这么大的区别。
何况电影是上百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环节做的不如人家也就罢了,几百个环节下来,那跟好莱坞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尤其是商业电影。
尹贤搞的是文艺片,文艺片大家都差不多,商业片的差别就很明显了。
特效,不是最明显吗?
……
“所以我们要奋起直追,我们没有好莱坞那种专门培养人才的学校,只能慢慢培养,但过程长一点没关系,关键是,”罗布里道:“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电影工业。”
这样才能对抗好莱坞。
罗布里忽然道:“尹导,您不要自责了,湾湾电影的没落其实根本不是您的问题。湾湾总共才几千万人口,连最基本的电影工业都建不起来的。”
湾湾女演员听不下去了,怒道:“我们建不起来,你们就可以?”
大陆电影人都笑了:“我们当然可以。”
“别我们你们的了,不都是中国电影吗,”罗布里抬了一下下巴:“什么时候你们才能明白,华语电影走出去,就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中国电影呢?”
尹贤看着他们,微微晃神。
中国电影。
在他们身上。
他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未来。
第152章 戛纳电影节(三)
以前, 他在电影道路的选择上,毫不犹豫。
他认为艺术就该永远坚持。
艺术就该一尘不染。
可是,当看到湾湾电影一蹶不振, 被好莱坞电影彻底打败, 无法抵挡商业大片的入侵, 他不是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