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染是程森点名要求参加的队员,另一个名额给了高梓逸。
女队那边,也是两名十九岁以下的运动员。一个叫梁可欣,一个叫赵婷,两个人跟顾染的关系都很不错。
顾染本以为这次会是王指导带他们去上海,后来才知道,王指导其实比徐清还大好几岁,已经三十多了。
所以,这次带队去上海的人是徐清。
在飞机上,顾染总感觉他们徐指导对这个别人梦寐以求的差事好像不怎么乐意。
作者有话要说: 首先,热烈庆祝北京冬奥会开幕,预祝中国健儿取得好成绩,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欣给我冲!!!
我故意打乱了时间线,所以文里是北京冬奥会,但故事发生的时间并不是2017年。
具体是哪个时间,不重要。
这大概是我这两年写过的,最扑街的一个文了。
不过,还是会按照自己一开始的设定,完完整整的写好。
没别的,只因为我喜欢。
感谢在2022-02-03 01:23:47~2022-02-03 05:5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重湖叠巘清嘉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章 第 26 章
两个女孩子坐前面, 高梓逸和顾染坐后面,顾染、高梓逸和徐清三个人坐在后面,顾染正好坐在他俩中间。
一上飞机徐清就找空姐要了个枕头垫在后面, 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的状态之后,他立刻放下座椅靠背,开始闭目养神。
另一边, 高梓逸也靠着舷窗睡着了。
顾染手里还是拿着那本高一物理,他从牛顿第一定论看到牛顿第三定律,前后也就半小时时间, 一旁的徐清已经换了好几个姿势,看来他坐得不太舒服。
顾染转过头,看他皱起眉头, 显然没有睡着。于是, 试探着开口问道:“徐指导,您是哪里不舒服吗?”
徐清没睁眼:“心里不舒服。”
顾染看出来了:“您是不想去上海吧。”
“大热天的,谁愿意出差?”
顾染乐了:“就当公费旅游, 不好吗?”
徐清半掀开眼皮看着他:“你知道上海这两天多少度吗?天气预报说, 这是上海百年以来最热的一周。”
顾染提醒他:“速滑馆的温度都在15℃以下, 冰面温度在零下5-6℃, 很凉爽的。”
徐清白了他一眼, 转了个身面对过道,不再说话。
参加本次集训一共有18支队伍, 68名运动员和18名教练员,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专业队。
这些年来,国家大力推广“北冰南展”战略,让冰雪运动不只是停留在北方城市,也逐渐向南方扩展。现在, 许多南方省、市也逐步开展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等冰雪运动。
这次集训不但地点选在了南方,也有6支来自南方的省队参加。
这些参加集训的队员中,有些在U系列比赛中和顾染交过手,比如池朗、刘旭、还有R省那俩,以及L省的队员。还有一部分年龄稍大些的青年运动员,顾染便不认识了。
训练的地方是本地一家俱乐部的场地,因为人数太多,上冰是需要排时间段的。
他们就住在附近一家酒店,顾染和高梓逸一个房间,H省和他们住在同一层,池朗的房间就在他们对面。
池朗第一眼看到顾染惊了一下,而后才搂过他的肩膀笑道:“两个月不见,跟换了个人似的。”
顾染不无得意地捋了把额前碎发:“更帅了是不是?”
“长高了。”池朗伸手在他头顶比划了两下,“比我还差得远。”
顾染抬起手肘,不轻不重的撞在他的胸口上:“傻大个。”
池大力一把勒住他的脖子:“你说谁傻大个?”
顾染抓住他的手臂用力往下掰:“说谁谁知道。”
他俩正闹着,旁边那个房间的房门打开,有人从里面走出来。
顾染一回头就看到了刘旭,笑着跟他打招呼:“好久不见。”
刘旭看见顾染下意识缩了缩脖子,又想起了被他两次外道超越支配的恐惧。
顾染笑得一脸无害,轻拍他的肩膀,问道:“现在又不是比赛,那么紧张干嘛?”
刘旭干巴巴地笑两声:“一看到你就紧张。”
池朗一巴掌拍顾染后脑上:“看看你,给我们队的小朋友造成了多么大的心理阴影,回去之后,只要有人出现在右侧,都能吓他一跳。”
顾染摆了摆手:“不至于不至于。”
“你就是顾染?”
说话声从刘旭的身后传来,有人靠在房门口,身上穿着和池朗他们相同的H省队服,看上去十七八岁的年纪,身高和池朗差不多,就连那种又拽又能装的气质也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