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摸了个空,连萧动作一顿,心脏又重温了一把坠落的滋味,在现实里狠狠拧了一下。
他冲着天花板回了会儿魂,晾在空气里的胳膊缓缓地落下来,躺在床上久久地不想动。
眼睛适应黑暗的时间里,满脑子的丁宣又铺天盖地卷了起来。
丁宣现在睡着了吗。
天很冷,他能给自己掖好被子吗。
半夜想去厕所,能摸准灯的开关吗。
又过了不知道多久,连萧转转躺得发僵的脊柱,翻个身朝向丁宣平时睡觉的方向。
刚转一半,他感觉到脸颊挨着的枕头不太对。
连萧摸了一把,搓着手里毛茸茸的触感愣愣,坐起来把灯拍开。
脑袋底下不是他的枕头,竟然是丁宣的衣服,昨天早上他扔回衣柜里的那件外套。
不知道是中午还是傍晚吃饭那会儿,他在半睡半醒间,意识模糊着从衣柜里扯出来的。
连萧在外套上摸了一把,又摸一把,被窝外冷飕飕的空气让他打了个颤,手臂上“唰”地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一整天都没有起伏的情绪,在这一刻猝不及防地破开了。
啊——
连萧抓着丁宣的外套将额头抵上去,他想喊,想吼,想发泄,心口却像漏了个巨大的洞,除了呼呼倒灌的冬夜寒风,什么也没力气发出来。
“啊。”
他闭紧眼睛使劲攥着外套,浑身抖得厉害,终于挤出了嘶哑的一声,喉管像灼过一样生疼,疼得心脏都跟着扯。
太疼了。
丁宣,怎么能这么疼。
你呢,你也疼吗?
你想我了吗?
我不在身边,你会害怕吗?
有人知道怎么哄你吗?
空荡安静的房间里没人回答他。连萧埋在丁宣的旧外套里,眼泪从紧闭的眼角一道一道地往下滑,落在衣服的绒毛上,再糊回脸上鼻子上,烫得人喘不过气。
第107章
当熟悉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习惯”就成了寻常的日复一日中,最可怕的东西。
从小到大,连萧一直觉得早晨的时间最仓促匆忙,尤其在冬天。
小时候要穿两个人的衣服,准备两个人的洗漱,自己吃饱还要盯着丁宣快吃,带着他“丁零当啷”地去上学。
随着长大,丁宣能熟练地自己做这些事,连萧的时间仍然不够用:他要送丁宣去小机构,把他交到周狄妈妈手里,再打仗一样,紧撵慢赶地朝自己学校赶。
丁宣一走,空余出来的远远不止是空间。
连萧用两套卷子打发掉后半夜的时间,到了正常该起床的时候,他搁下笔靠在椅子里发了会儿怔,扭头看看空荡荡的大床与迟缓的时间,突然有种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的空虚。
老妈蓬着头发从卫生间洗漱出来,被餐桌前的连萧吓了一跳。
“睡饱了?”她嗓音里还带着晨起的困顿,拍拍连萧的肩膀。
“嗯。”连萧应一声,进厨房拿碗碟,“早点买回来了,喊我爸起来吃吧。”
“我还愚赶紧换衣服下去买,”老妈跟在他身后帮忙,“你什么时候下去的?”
“有一会儿了。”连萧也不记得具体时间,“下去走了走。”
老妈看看他,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去卧室喊老爸起床。
“妈。”连萧又在身后喊。
“哎,儿子。”老妈立马转身出来,“怎么了?”
“给丁宣打个电话吧,”连萧看着她,“问问他怎么样。”
老妈一听连萧提这事儿,目光变得有些心疼。
“昨天晚上刚打,”她告诉连萧,“你睡得睁不开眼,妈也没舍得喊你起来说话。”
“怎么样?”连萧立马问。
“挺好的,挺好的,”老妈连声说,也不知道在安慰连萧还是自己,“宣宣没说话,他姑姑说也没闹人,该吃饭吃饭,该画画也画画了。”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人只相信自己的耳朵与眼睛,连萧对老妈的话有种强烈的失真感。
他看了会儿老妈,过了两秒才又问:“丁宣没说话?”
“我喊他了,他没出声。”老妈说。
“啊。”连萧轻轻应一声,愚象着那个画面,耷下眼皮摆筷子,“下次打电话喊我一声,妈。”
“好。”老妈赶紧点头,“肯定得喊你。”
“不过得等两天,”点完头老妈又补充一句,她向连萧解释:“不然那孩子一听见你声音肯定呆不住,适应得太慢了,他老愚着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