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泠带在身边的只有三件东西——与鲁楠的合影、和轩霄一起的画、写着小琦的日记本。
车很快就开到了火车站。爸爸给每个人买了站台票。他有多少不舍得,可是,他和许泠都在互相欺骗着彼此,最温馨的欺骗莫过于此。许泠上了车,大家帮忙把行礼放上去后,站在车站拥挤的人潮里,他们的心纠着的痛。
小迪哭的最伤心,也许,姐姐这一走,连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了。许媛站在丈夫和宝宝前面,抽噎着,涨红着脸。蛋蛋(姑姑家的妹妹)也哭的稀里哗啦。爸爸强忍着笑,笑的那么虚伪。而这笑,同样挂在车上的许泠脸上。妈妈和许泠一起去广州,看着丈夫在车下孤单的笑着,妈妈的泪水唰唰的流。
火车开始启动,许泠不敢看,不想看,可是,一定要看,看那些爱自己的人的影子划成一条线,退后,退后,消逝成风景,模糊进记忆。一行泪偷偷的滑落。“爸,保重。”这个时候,她想念的只能是爸爸。即使,其他人那么伤心,但是,那个强忍着欢笑的人才是最最伤心的人,也是最最伟大的人。
初为含笑木芙灼烈泪
夕遇瓦福破玉伤神人
持着十三载萦乡似梦
到头来空悲切
知为谁牵着梦
只叫人追悔一生无题
算而今
人无故
做得红灯帐底苦命人
直到三钟鸣碎心方醒
也罢
留无益
放得野人家青皂灯
终了还一曲江月无心
许泠作词
爸爸一个人回家,站在门口迟疑了很久才拿出钥匙开门。门在钥匙旋转中打开,寂寞的空气一下子就席卷了他整个人。心里翻了一下的痛。
屋子里空着,只有他一个人在呼吸,在想念,在承受肝肠寸断的痛苦。
走进许泠的房间,小小的房间,墙壁上还贴着宋承宪的海报,那些海报已经很旧了,但许泠就是喜欢着不肯摘下来。母亲一直觉得那画太旧了,放在房间里不好看,但爸爸就执意要留下来。就像当初许泠执迷的买回这些画,把它们贴在墙壁上一样,爸爸看着这些画就好像可以感受到女儿一样。那些画了有许泠的爱,而这爱就这样因为这些画的村子而保留了下来,好像并不是全部的许泠都走凋零。
许泠走之前,收拾了书桌,已经没有以前乱乱的样子。似乎,干净了、整洁了,许泠就不存在了一样。爸爸的泪水还是流了下来,在女儿的房间。他一个人坐在许泠的床上发呆,很久很久,他不愿相信女儿上大学了,还去了广州上大学。他不相信女儿现在在火车上,一公里一公里的远离他,他不知道以后的生活要怎么办,许泠已经是他生活中的开心、希望还有眷顾。而当她走掉,所有的伤心都留给了他。好像尚雯婕的歌词:你只管燃烧,把灰烬都留给我。
许泠小时候喜欢和爸爸撒娇,每天都站在门前等爸爸下班,还时不时的告状说许媛欺负她,爸爸便抱着许泠去“打”许媛;许泠是个馋嘴的丫头,爸爸有朋友请吃饭的时候,她总是要跟着,四岁的时候还不怎么会点菜,一句“韭菜炒鸡蛋”把爸爸的朋友笑的前仰后合,从那以后这道菜就成了爸爸取消长大了的许泠的故事。
送许泠去小学,路过农行门前,3年级前,她还太矮小,只能跳起来去摸石狮子。后来,她能不费力的摸到狮子口中的石绣球,爸爸也不再送她上学。只是出门前那句“小心点”一直持续;她叛逆时候的倔强的小脸,总是冷冷的。初中的时候,脾气很坏的许泠,总是和爸爸吵架。但吵完,爸爸还是每次都去哄她,在他心里,她永远都长不大,要哄着、惯着、保护着;她受委屈时,不喜欢和父母说。但她的表情总是可以让爸爸想到,了解她好像了解自己一样,爸爸不骂也不打,即使在女儿承受外面舆论的时候,在她不乖的时候,在她早恋的时候,在她失恋的时候;许泠喜欢天南海北的讲着爸爸听不懂的故事,但爸爸总是接应的很好。妈妈每次都像鸭子听雷一样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就只是坐在旁边安静的听。爸爸每次都觉得这是个自豪的资本,至少自己比妻子和许泠走的更近;许泠喜欢握着爸爸的手在大街上散步,在骨子里她就是没有长大的孩子,没有长大……
爸爸的泪水,似乎只能在没有人的时候,痛快的流,纯粹而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