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争暗秀_作者:二环北路(14)

2022-08-04 二环北路

第8章 吃饭睡觉逗猫咪

  周五开会,学校给青年教师们布置了新任务:带美教系学生去福利院做公益。

  这是由市妇联、福利院牵头的项目,希望从知名大学开始试点,长期对接。

  岳洋作为美术教学系的讲师,被选为项目的负责人。

  计划听起来美好,实际却要面临很多困难。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特殊儿童,还需要考虑社会的支持。

  因此茶余饭后,他和岳洋讨论了不少伦理问题,有时聊到深夜,说几句“晚安”、“明天见”,气氛不由得暧昧起来。

  作为普通家庭长大的女孩,岳洋羡慕他的学识与见闻。

  许江同知道她的心思,想方设法拉开距离,但在同部门工作,总免不了接触。

  加上入秋后天气变化无常,阴雨绵绵,几天见不到太阳,导致他情绪异常低落。

  走进阶梯教室,陶希洪依然坐在前排。

  “最近没睡好吗?看起来好蔫啊。”他很自然地接话,语气像老熟人。

  这么明显?许江同努力挤出一点笑意:“没事。”

  陶希洪又问:“当大学老师压力很大吧,平时应该多运动放松下心情。”

  “……”居然还不死心。许江同无奈地揉揉眉心,坐在讲台边开始发呆。

  这节课继续讲艺术流派的分化。回想起自己四处访学的经历,他的心情有所好转。

  正说得津津有味,窗外闪过一道刺眼的白光。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屋外便雷声大作。

  紧接着就是稀里哗啦的雨声,靠窗的桌子瞬间被雨水打湿,空气中泛起一股青草味。

  教室顿时一片喧哗,同学们纷纷起身关窗,还有人抱怨自己没有带伞。

  许江同正好说累了,喝了口水润嗓子,懒洋洋地靠在讲台上。等了一分钟,吵闹声终于散去。

  他清清嗓子,接着介绍自己的故事:“大二暑假,我和同学前往纽约艺术学院研习,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触现代的设计理念。当然,和所有人一样,我们在自由女神像下拍摄了一组毫无艺术气息的游客照。”

  说完,一张比“耶”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上。

  十年前的许江同青涩又可爱。棕色的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满是胶原蛋白的脸上架着一副夸张的大墨镜,腰间系着运动外套,还背着一个大登山包。

  在书包背带的拉扯下,胸口结实的肌肉若隐若现。

  同学被他的幽默逗笑。

  “喵——”突然,门口冷不丁传出一声猫叫。

  只见一只胖乎乎的大橘从虚掩的门缝里挤进来,咕噜噜地甩掉身上的雨水。和同学们对视了几秒,它被投影上花花绿绿的图片吸引了注意,迈开猫步跳上讲台,抬起前爪摁住鼠标,使劲晃了两下。

  “喵?”见鼠标没有动静,它不解地叫了几声。

  “咳咳。”许江同被它的蠢样逗笑,不着痕迹地把鼠标往上推了几厘米,“好吧,欢迎新成员加入课堂。”

  看到猎物“逃跑”,小橘猫便开始穷追猛打,沿着墙面上蹿下跳,把自己拉成了一条猫液。

  “哈哈哈……”教室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许江同知道大家无心听课,干脆拿起激光笔在屏幕上扫了两圈。

  猫的注意力又被激光笔的红点吸引。许江同指着课件上的图片,趁机用小红点逗猫,一边拖着尾音慢悠悠地讲课,动作和声音进入同个频率。

  橘猫追着光束蹦跶了很久,筋疲力尽地叫唤了几声,走到门边趴下。

  “Have a nice day~”许江同还意犹未尽地和它说再见。

  陶希洪听到他懒散的尾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他在逗猫。

  这么幼稚的事,真是大学老师能干出来的?

  陶希洪觉得这和他印象中的老师完全不一样。

  晚课结束,阵雨还是没停。教学楼门口有租伞的地方,同学们都不想淋雨,火急火燎地冲出教室。

  许江同带着伞,便不急着走,坐在讲台边的教师专用椅上休息。

  橘猫被连续的脚步声吓到,反而窜到他身边。

  陶希洪也不急着走,凑到他眼前,指着激光笔说:“老师,能借我一下吗?”

  许江同摆了摆手,轻声道:“它都快睡着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陶希洪无趣地啧了声:“老师,你逗猫的样子可真幼稚。”

  许江同答非所问:“下那么大的雨,还不回家?”

  “没带伞,打算等雨小点。”陶希洪耸了耸肩,摸到口袋里还有根火腿肠,便蹲下身剥给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