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_作者:暗夜公主(216)

第二各层次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也是万人计划之中,占人数最多的一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则是专门为青年设置的,称为青年拔尖人才,只有35岁一下的优秀才人才有可能入选。

比如童一淮现在就是有资格申请青年拔尖人才的,不过唐院士觉得他不必着急,反正他还年轻,等上几年不说有希望入选杰出人才,至少入选领军人才的希望是很大的。

陈颂露出了有些感兴趣的表情,“万人计划我当然是感兴趣的了。”

陈校长露出笑容,说道:“感兴趣就好,今年的评选还没开始,我预备推选你为万人计划‘杰出人才’,通过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然你自己也的申请一下。”

这次陈颂是真的愣住了,就连一直不动声色的童一淮也愣了一下。陈颂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您是说杰出人才?”

陈颂并不是觉得自己没资格入选杰出人才计划,毕竟杰出人才计划选的就是那些有希望成为国际顶尖科学家,有希望冲击诺奖的人,而陈颂他现在就有希望冲击菲奖了。

可是,怎么说呢,夏国毕竟是个比较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家,而陈颂到底还太年轻了。

无论是陈颂还是童一淮,都以为陈校长说万人计划说的是领军人才,没想到陈校长一开口就是杰出人才。

看来这次国内的领导们是真的下定决定了,也不知道有多少是加兰教授和其他顶级名校抛出来的橄榄枝的功劳。

陈校长笑容笃定,说道:“没错,就是杰出人才计划,陈博士你完全有这个能力。”

陈颂和童一淮对视一眼,惊讶归惊讶,有这种好事拒绝当然也是不可能拒绝的,他毫不犹豫地点头,“能得到这样的看重,我很荣幸。”

陈校长听到这句话,总算是放心了。

京华大学作为夏国的顶级名校,这些培养出了很多人才,但也流失了很多人才,这些年从京华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去国外名校继续深造,然后就不再回来的学生不在少数,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国内学术圈过于浓重的论资排辈的氛围。

陈校长这次力推陈颂上“杰出人才”,除了陈颂自身过于优秀,也有想要千金买马骨,让其他人看看夏国也是看重人才,也是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这件事情,其实陈校长想做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足够好的机会,毕竟没有一个像是陈颂这样的标杆,很难立起这样的形象,也很难说服思想有些死板的领导们。

不过不管陈校长心里是怎么想的做什么打算,总之这对陈颂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而这场谈话,唐院士、赫院长、智院长本来是准备来给陈颂帮忙的,却没想到陈校长一开口就是大手笔,完全没有没有出场的余地,谈话就直接结束了。

离开办公室,陈颂和童一淮一起走在校园无人的小路上。

童一淮看着陈颂头顶的发旋,心里也有些感慨,是他一步步看着陈颂从一个稚嫩的本科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成长到现在这个地步的,陈颂成长的速度之快,让童一淮都不由为之感慨。

陈颂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虽然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范进中举一样的体验,可是陈颂本人虽然也高兴,却比较淡然。

可能和他本人的经历有关吧,从小到大他不说大富大贵,但确实什么都不缺,因而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追求的东西,选择走科研道路也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功成名就。

真要论起来,陈颂感觉,知道自己会入选“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的那种喜悦,还不如他成功证明皮莱猜想,或者完成物理课题的时候的那种兴奋。

当然,这话就不要出去说了玉岩。,免得被人打死。

学术报告会结束之后,各国学者们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幽州市,而陈颂也回到了研究所继续工作。

研究所里的同事们虽然不太关注外界的情况,但对学术圈的盛会,即便是别的学科的,他们也不可能一无所知,纷纷或是真诚或是调侃地恭喜了陈颂。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而数学也不是他们最关注的领域。

就在陈颂他们忙着研究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上了新闻联播,虽然就短短的一点时间,但新闻联播本来也没多少时间,能上就是牌面。

本地政府自然大力宣传,他们本地出现了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数学家,几乎把陈颂的履历都挖了出来介绍了一遍,他的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也被各种采访。

而新闻联播里讲到陈颂的那一段,也被截取出来,在本地朋友圈里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