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_作者:暗夜公主(428)

青鸾:“一定要证明它吗?我不是很理解,我不是说它有什么实际作用,而是我们不证明它不可以吗?”

当歌:“当然,一定要证明。因为虽然这个结论看起来是对的,但在我们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证明它之前,它只是看起来是对的,我们不能说它一定是对的。猜想只是个猜想,虽然我们现在先把它当对的用,但还是有一定的几率,它其实是错的。就在以前,人们觉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这看起来好像是对的,但我们现在知道,它是错的。”

青鸾:“那我有点明白了。就是说有一个结论,它起来是真理,但实际上它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只有通过逻辑严密的证明才能确定它是不是真理。”

当歌:“差不多是这么个意思,只不过在我们数学领域,更愿意把这种陈述称为定理。”

玉兔啼血:“这个我知道,以前的数学书上见过很多定理。还有当歌之前证明的那些猜想,现在也都是定理了,听说还是用当歌的名字命名的。”

当歌:“嗯,按照数学界的惯例,会用证明定理的人名字为这个定理命名,但有些时候大家还是会习惯性地叫某某猜想。”

长城不倒:“说了半天,其实我比较关心,当歌直接把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说出来可以吗?我听说你们学术界也有学术竞争的说法。”

当歌:“有啊,但是没关系。哥德巴赫猜想本来就有一些数学家在研究的,无论我是否在研究这个猜想都一样。而且这个猜想想要证明非常困难,如果这么容易就能被证明出来的话,根本轮不到我,所以无所谓。”

青鸾:“我看出来了,当歌很自信。”

栗子:“你在说什么傻话?菲奖得主,科学院院士,自信不是应该的吗?”

青鸾:“有道理,是我狭隘了。”

陈颂哭笑不得,把话题又扯到了跑团上,在群里和他们瞎聊了一个晚上,续上友情。

之后正如陈颂和童一淮计划的那样,没等期末考试结束,他们就又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之中,工作之余唯一的闲暇则按照唐院士的安排去准备评选工程院院士的事情了。

次年2月,有浏览预印本网站习惯的数学家们发现这个网站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过程》的论文,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谁把该放在民科分类的文章放到了这里。

但很快他们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在论文作者那一栏看到了陈颂的名字,他的名字本身就是论文质量的保证。

预印本网站,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尚未通过期刊审核的论文发布其上的平台,当然发展到现在也并不是只有投稿给期刊的论文才会发布在这里。

另外因为期刊的规定,有些期刊不开放授权,投稿人如果想要在那些期刊发表论文,就不能把论文发到开源的预印本网站上供科研工作者们免费下载。

还有些期刊可以允许作者开放授权,但要求作者必须给期刊一笔不菲的费用,也就是之前陈颂和童一淮吐槽的几十万夏币。

另外还有部分期刊允许作者开放授权,并且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但这种期刊基本上都是三流期刊,顶刊几乎没有。

预印本网站自从出现以来,也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陈颂发布论文的这个网站,也是数学家们最常用的,鉴于在这里发布的文章太多,所以是有基本的审核的,当然没有期刊的审核那么严格,并且还给民科专门搞了个分类,民科们的论文全都被放在那里分类里。

因为审核不是很严格,所以预印本网站比起专业期刊还是有一些问题,预印本网站上的论文质量良莠不齐,需要学者们自行分辨。

不过浏览预印本网站的不管是专业的学者们,还是还在学习阶段的研究生们,他们对此都有些心得,比如大佬们发布的论文,至少是值得一读的。

所以当人们发现这篇论文出现在了数学分类,作者是陈颂,并且还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很快有了很多下载量,别管读不读的懂,总之可以先看看再说。

而半天过去,当大佬们还在研究这篇论文的时候,根本读不懂论文的科研菜鸡们已经开始在论坛上讨论了。

《你们看到那篇论文了吗?听说陈大佬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主楼:好家伙,楼主早上例行登陆预印本网站打算巡视一圈,就看到了那篇论文。当时还以为又是哪个民科要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了,然后就看到了陈大佬的名字!现在就非常震惊,距离陈大佬搞完对撞机工程也才没多久啊,他又是一边研究物理一边研究数学吗?有没有大佬能看懂论文的?陈大佬真的证明哥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