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_作者:兰拓(416)

至于打渔小哥江小鱼……他的粉丝消费能力就无需置疑了。

毕竟,能玩得起垂钓的,经济条件都不会太差,江鱼从一开始卖各种渔具,发展到现在,什么饵料、椅子、渔夫帽、防晒袖套、各种野外方便食用的食物、打发时间的小零食,总之,钓友要什么,他就卖什么。

虽然偶尔也帮着卖一点郎山土特产,但他那边最多的客户还是钓友们,跟江小满的客户群重合度不高。

两个好兄弟自然也一直没有如黑子们的愿,为了利益什么的反目成仇。

江小满在忙着给粉丝直播茶叶厂动土第一天的仪式,并不知道,此时此刻,江夏正带着一帮人,风尘仆仆地往郎山而来。

这天晚上,江有粮因为白天祭祀土地爷和四方神的事情,还在念叨着许久不见踪影的小祭巫江夏呢,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就在村里见到了他。

江夏自从混进了影帝姜元的核心粉丝群之后,便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备注:不是搞封建迷信,而是影视剪辑),一跃成为影帝后援会影音组的核心成员。

别看影帝对外形象非常高冷,也不喜欢炒作,只要没有片子上映,几乎都处于神隐状态,但他对粉丝还挺好的。

尤其是后援会的影音组。

俗话说一万个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有时候姜元也会去翻看影音组替他混剪的那些视频,从中吸取灵感,为下一个角色做准备。

今年,姜元所在的公司终于给力了一把,替他撕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正剧资源,是一部根据真人事迹改变的乡村振兴故事群像电影。

大制作,光是导演就有三个!个个单独拎出去,都是能扛起贺岁档的大牛!

参演的明星阵容也是星光熠熠,主流圈子里的老面孔全在里面,用网友打趣的话说就是,这部电影呐,就连村口捡牛粪的狗剩,都是当红小生!

姜元作为三金影帝,自然是不会给人作配的,他分到的,是其中一个单元剧的男主角,一个为了给贫困山区老百姓推广高产洋芋,牺牲在了扶贫路上的基层干部。

这个故事的原型,无论是江夏还是江小满,所有郎山这一片的老百姓,应该都不会忘记他。

因为,他们现在每天吃的高产洋芋,就是这位扶贫干部用生命为他们换来的。

一般老百姓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听大家叫他王老师。

只有镇上的干部们,每天来来去去的,会在镇政府大院的宣传栏上,看到这位老师的名字,他叫王宪。

江夏本来也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的,可是,一听到大家说起郎山乡这个地名,他一瞬间就呆住了。

很久之前,他们那确实叫郎山乡。

后来因为中心镇搬迁,所以才改乡为镇,姜元拿到的剧本,故事背景应该是他们那还没有改乡为镇的时候。

也是郎山镇穷的吃不上饭的时候。

听说姜元为了揣摩角色,打算去王宪生前奋斗过的地方体验生活,江夏噌的一下就跳起来了。

有了他这个当地人带路,又是核心粉丝群里信得过的大粉,姜元的经纪人便把这个带路兼引荐的重任,交给了江夏。

虽然影帝很敬业,这部大咖云集的贺岁大片也非常重要,但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经纪人来之前可是做过背调的,知道郎山这边民风彪悍,有些住在深山的猎户,手里甚至还有biubiu……为了他家影帝的安全考虑,经纪人果断决定聘请江夏作为此次影帝去郎山体验生活的向导兼生活助理。

江夏婉拒了经纪人大哥给的助理补贴,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团队到时候对外发稿子的时候,能顺带着帮他们郎山说两句好话。

毕竟明星的影响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先蹭一波影帝姜元的热度,等电影上映的时候,再蹭一波贺岁片的热度,到时候兴许能给他们郎山带来一些新的机遇呢?

要知道,很多年前,就因为某国际大导演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取了个不到半分钟的景,结果却意外让那个小山村的美景火爆出圈,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

当地的老百姓自然也跟着一起飞升,从苦哈哈的山民,变成了住着大别墅、家家开民宿的小老板。

江夏也没那么膨胀,觉得只要有名人愿意给他们郎山贡献一点热度,他们就能跟着原地飞升。

但,万一呢?

试一试也没有什么损失。

听到他提了这么一个小要求,经纪人暗暗松了一口气,露出了一丝真诚的笑容,当场就拍板答应他了。

本来他们也打算趁机发一个影帝为了揣摩角色、去角色原型生活过的小山村体验生活的通稿,经纪人早就找好写手了,就算江夏不说,到时候他们肯定也要把角色原型和他牺牲的地方重点拿出来再宣传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