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_作者:兰拓(484)

这家公司就是农大几个老教授退休后一起办起来的,本来是为了对抗外资在种子行业的垄断,没想到恰好赶上了国家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好。

当然了,能正面跟外资刚上去,除了东西好之外,价格也非常美丽。

尤其是他们公司针对像郎山这样的贫困老区,还有最长一年的免息货款延迟支付政策。

也就是说,如果江小满他们招募的种植户里,贫困户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占比达到一定比例,就能申请货款延迟支付。

等于是直接把菌包和菌棒免费发放给农民,等到农民有了收益,再把货款还给公司。

“现在种子行业都卷成这样了吗?”江小满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还有这么好的福利政策?

“不卷不行啊,现在外资对咱们华夏本土的种子公司,那是恨不得把咱们赶尽杀绝!到时候咱们自己的本土企业都死绝了,他们就该掐我们脖子了,不卖种子给咱们,咱们就得饿死!”山荣在电话里冷笑道。

“幸亏咱们农大的老教授们骨头硬!小满我跟你说,你们那边山林子比咱们板栗沟还多呢,你们一定要好好把菌菇给种出来,别丢了咱们本土种子的脸面,知道吗?”

“放心吧老舅,我有办法叫他们不敢浪费菌包!”

江小满的办法,就是他们自己出资,先从种子公司把菌包采购回来。

然后和种植户签订新合同,合同里面要约定好了,按照采购菌包的预期产量,达到预期产量的,这批菌包的货款就一分钱利息不要,甚至可以直接用收获的菌菇抵扣。

可要是达不到预期,或者因为管理疏忽减产太严重的,他们就要按比例收取一定数额的利息了。

白送的东西一般都不会太珍惜,这一点,从当年第一批扶贫干部免费送猪崽、送红薯种、洋芋种就能看得出来了。

很多懒到骨头里的,前脚拿到猪崽,后脚就杀了炖肉吃,红薯种也背到集市上摆摊贱卖了,换了钱买酒喝……

反正都是白拿的东西,能换到多少钱都是赚的。

江小满才不会让老教授们辛苦培育出来的菌种,白白被这些人给糟蹋了。

想跟着合作社一起种菌菇发财?可以,合作社考虑到大家的实际困难,愿意先把菌包赊给大家,不用你先给种子钱,把菌包先拿回去种,等蘑菇种出来了,卖了钱,再把种子钱还给合作社。

可要是想借口菌包减产,故意摆烂不还种子钱?

不好意思,白纸黑字的合同都在咱们合作社有存档呢,想耍赖?

法院见吧亲!还不出来,就把你们全家都列入失信名单,以后你们家孩子成绩再好,也上不了好大学,考不了公务员,想摆烂?你先摸着心口问问对不对得起孩子!

第212章

距离上回江小满跟他爹来板栗沟走亲戚,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快两年了。

去年过年是大雪封山,没办法下山走亲戚。

今年又是因为超级流感, 别说走亲戚了, 他们村到板栗沟中间的路都被架上路障了!

两边各自派了三个村干部,日夜蹲守,生怕对方放个小阳人过来……

走亲戚?

对不起, 亲戚并不欢迎你!

等这次流感控制住再来吧!

两年才来一次, 又是来求人帮忙的,这次江小满可算是做足了准备,不单单是给老舅一家,还有之前加了好友的几个隔代的亲戚, 也都带了他们郎山的土特产。

山岩开着合作社去年刚买的小货车,后车厢里装满了东西,有自家做的火腿、风干鸡、风干野兔,腌制后熏干的野猪肉,还有江小满这边做的野茶小茶饼,山岩那边友情赞助的野生岩蜜、老蜂巢,另外还有二十多条腌腊的大青鱼, 满满几大袋红皮洋芋……

这么多东西从车上搬下来的时候, 山荣家附近的邻居都惊呆了, 就连住在他们家的游客都趴在窗户上看热闹。

不知道的还以为江小满是去山荣家下聘礼的毛脚女婿呢。

“来老舅家玩几天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下回不许带了!”山荣佯怒道。

其实他老人家心里得意着呢。

晚辈惦记着他,给他送了这么多山里的土特产, 这就是农村最大的体面啊!

江小满笑笑不说话。

怎么可能长辈说不送就不送?

就像他爹, 每年都说年纪大了不要过生日了,也不许给他买礼物做寿面……儿子要是真信了老爹的话, 把他老人家的生日给忘了你试试?

不但送礼, 江小满的嘴巴还很甜呢, 看到山荣的邻居们都过来看热闹,他顺手就从副驾驶拎了个早就准备好的大袋子下来,一边给邻居们发糖发烟,一边寒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