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她剥好洋芋,江红义和江二明父子俩,已经迫不及待地拿着破碗,捞出锅底的菌子,大口吃了起来,一点都没给郎六姑留。
“吃吧,吃饱就好了……”郎六姑缩在角落,默默啃着手里的洋芋。
山下,郎英捧着大肚子,坐在炕上,喝着婆婆刚炖好的老母鸡汤。
山上,江红义和江二明父子俩吃了有毒的菌子,痛苦地在一堆干草上哀嚎翻滚着。
破破烂烂的老房子,连门板都没有,郎六姑借口出去捡柴,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父子俩艰难地爬出门槛,尖锐的指甲在泥地上划出一道道深深的抓痕,爬出去没多远,便口吐白沫,静静地趴伏在已经被踩成烂泥的地上。
鹅毛大雪飘落在地上,渐渐覆盖了两具僵硬的尸体。
“娘!咱家的腊梅开了!”山下的院子里,大妞惊喜地指着墙角新买的腊梅花。
“不错,今天的日记就写观察腊梅吧,再背两首和梅花有关的古诗!”庆山这个学渣,给两个闺女布置作业是一点也不心虚的。
反正牛皮已经吹出去了,他就是要把两个闺女都培养成大学生,学费他来赚,两个丫头负责努力学习就行了。
大妞一张漂亮的小脸蛋都拧住了,大过年的,作业就不能停一天吗?
她爹为了让她和妹妹考上大学,真是太丧心病狂了!
第253章
3月22日, 多云。
阳历三月,山里的气温还很低,早上小河里还结冰了呢, 郎山村几个合作社, 这两天却忙得热火朝天。
江小满和山岩已经带队去D省参加文旅和农特优产品国际展销会了, 江鱼和郎英必须留在村里,随时准备为小满他们接到的订单准备供货。
“什么?小满去D省了?他怎么不等等我?县里来人了,要尽快把产业园的地方给定下来。”听说江小满带队去参展了, 孙哲远急的想跳河。
县里对郎山村这个文旅产业园项目特别重视,尤其是听说他们已经引进了露营基地和影视基地之后, 过完年就主动打电话过来要看场地了。
这可是稀罕事!
要知道,以前乡镇要做点什么事情, 谁不是一趟一趟的往县里跑?
找完领导找部门,到处求爷爷拜奶奶,有时候拖个好几年也未必能把一个项目给谈下来,谈着谈着就黄了那更是常有的事儿。
能让县里主动推进的项目,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那必然会是未来县里在文化旅游领域的重点项目啊啊啊啊~
孙哲远想隔着电话把江小满给喷死!
创意是你想的。
项目也是你忽悠过来的。
就连县领导都被你小子忽悠瘸了,事到临头, 江小满你居然人跑了?
D省是吧?
孙主任卷了卷袖子, 决定打个飞的去把人抓回来。
“孙主任您消消气,这个……你不知道吗?这次展销会,咱们不是代表郎山镇参加的, 我听小满说,咱们村的展位, 是和省文旅厅的大展厅在一起的。”江鱼简直不忍心提醒孙哲远。
虽然孙主任是扶贫干部, 啥事都能管一管, 但他管不着省文旅厅啊。
那可是省一级的领导!
孙哲远简直一口鲜血都要喷出来了。
“孙主任,您看,要是县里的领导只是想了解一下咱们村几个合作社的事情,要不我来帮忙讲解一下吧?”郎英捧着大肚子站了出来。
对哦~郎英可不只是食品厂的厂长,她还是郎山村几个合作社的秘书长呢。
就像庆山第一次对自家人介绍郎英时说的那样,“秘书长”和“秘书”可不一样,“秘书”说白了就是服务老板的助理,可一个协会的“秘书长”,却是仅次于会长、副会长,最了解这个协会的人。
郎英做事仔细,又肯学习,平时看着不声不响的,也不怎么引人注意,实际上却是江小满身边的元老级人物了,或许也是最了解江小满创业思路的那个人?
“哼~平时整天求着我帮他写材料,关键时候一次也指望不上!”孙哲远实在没办法了,区区一个乡镇扶贫干部,难道还敢从省文旅厅手里抢人吗?
不过,郎英真的能成吗?
3月23日,县文旅局和招商局几个部门的领导抵达郎山镇,在书记和镇长的陪同下,来到了郎山村。
郎山镇党委书记党益民神色复杂地看着村口的一块大石头。
当年郎山镇搬迁之前,这里才是整个郎山乡的行政中心,这块大石头上还刻着“郎山乡”三个大字。
后来行政中心搬迁到镇上现在所在的地方,这里又变成了郎山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村里悄悄把那个“乡”字磨掉,换成了“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