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何峻的厚积薄发。
还是牧也的……真的能点石成金?
“两者都有吧。”
为了研究牧也,研究《术》的成功。
圈内的一些人,坐在一起组个讨论组,大家开个会。
讨论组中的一个人,截取了一段网络讨论,直接放大。
内容赫然是在牧也手下“起死回生”的明星们。
看ID,嚯,还是他们总结的。
好吧,这个截图不重要。
看下一个。
这位总结了在牧也手上,算不得再塑辉煌,但是有长足进步的明星。
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自然是丁茜。
丁小姑奶奶,仗着自家有钱,不顾收益的追着牧也的剧组跑。
甚至为了进组演一个小角色,还赔了两笔违约金。
然而丁大小姐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
曾经受困于甜妹路线的她,现在已经戏路广了很多了。
去年演了一个民国时期的疯批美人。
甜妹和疯子之间无缝切换,成功给观众们平添了不少噩梦。
并且以此拿下了寰宇的最佳女配。
奖项就是王冠上最璀璨的珠宝,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观众心目中的口碑。
所有演员最盼望的,无非就是自己塑造出一个可以被称之为代表的人物形象。
无论翻拍多少回,所有观众感慨的都是,不如原来的某某某。
每添加一个这样的履历。
对于演员来说,没获奖那都是功勋章。
丁茜成功以这个角色,让大家明显得看到了她这两年的进步。
为她惊叹,为她鼓掌。
有一个丁茜的事业粉。
本来不满意自家小公主追着有夫之夫跑。
因为牧也太过出色的容貌,丁茜粉丝中,有不少想歪的。
生怕丁茜一个错误,有了什么不该有的念头。
哪怕没有当三。
这“一见杨过误终身”的悲剧,能好到哪儿去。
没有半点希望的暗恋,这也太苦了。
可在丁茜获奖后。
开始反思了……
索性回头把丁茜自从《凤还城》里的“小太阳”开始的所有角色都连串起来。
剪辑在一起。
这进步,就更加肉眼可见了。
尤其是其中一个公益短片。
丁茜饰演的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的大学生志愿者。
角色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以她的视角串联起来了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的美好。
然而,丁茜演得……相当自然。
专业的演员,演这种没有人设,清汤寡水的普通人的时候,很容易用力过猛。
尤其是这种公益小电影,还是志愿者。
那必须是真善美啊。
小甜妹灿烂的笑容,照耀四方,笑得宛若教科书一样,看着就自带说教属性。
但是丁茜演得却不是。
很自然,很清新。
疲惫的时候会大叹气,看到玻璃的反射,忍不住整理一下刘海。
遇到很麻烦的时候,会呆愣两秒。
忙碌疲惫了一天后,奖励自己一块蛋糕。
吃之前,还是忍不住多看一眼卡路里。
志愿者甜甜的笑容,鲜活而又真实,平淡的演艺没有任何用力过猛。
仿佛就是有一台摄像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拍了女孩的一天。
而不是有一个叫丁茜演员,去演了一个志愿者。
“虽然不可思议,但是……”讨论组的人叹了口气。“现在业内已经不得不承认了。”
承认什么?
承认牧也是一个年轻,长得帅,演技好,会导戏,还特别会调1教演员的导演?
这人设,这属性,这标签……
“真的没希望把人签下来吗?”
“你知道《术》的票房有多少吗?你知道ZM这个季度的营业额是多少吗?”
“你知道他们小两口,一年交多少税吗?”
“你知道银炫肠子又又又一次悔得发青,甚至发紫了吗?”
“Emmmm,和银炫一比,突然心情好多了啊。”
银炫,三大娱乐公司之一,这些年发展不错。
本文中,明明什么坏事都没干。
却一直处于“后悔”“后悔”再“后悔”的角色。
曾经没有签下牧也,看看牧也如今的演技。
他们的执着了快十年了。
可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牧也越来越不可能属于他们。
然而当牧也身为导演,开始大放光彩的时候。
这不,第二轮双重后悔就开始了。
当年为什么不用更高更好的导演合约把人签下来。为什么!!!
哪怕谁都知道,银炫的选择并没有错。
在牧也没有用作品证明自己之前。
他们凭什么用超越新人的高合约去签牧也?
可不妨碍他们现在后悔啊。
就像是明知道二十年前的自己,不可能做出,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置办房产的选择。
可看到二十年后的房价,还是会后悔啊。
“话说,这次牧也剑指九天,能成吗?”
“这就不是我们分析的范围了。”
讨论组的诸位对九天奖的审美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们娱乐圈里最庸俗的那一拨。
分析观众的喜好,分析潮流的趋势,分析某某某成功的因素。
以此总结出情报,卖给金主爸爸的,交给自己的领导。
电影的艺术?
不好意思,不感兴趣。
他们不感兴趣,但是外界的赌盘却是轰轰烈烈展开了。
因为,孟子御带着他的新作,也参展了。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媒体,纷纷把当年的事情再拉出来。
当然,在他们的形容中,自然是一场复仇之战。
九天奖当年没有让两位青年导演分出胜负,那必然是打压。
解释?逻辑?不需要那种东西。
还有什么比现实版莫欺少年穷更有意思的反击?
当年九天奖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说《古武机甲》艺术思考性不够深刻。
说《昨日的爱情》毕竟是原著续写,原创性不够。
还鼓励他们在电影拍摄技巧上深挖一下。
于是这几年的艺术类电影……的确在技巧上,更加繁复,更加花样多彩了。
同样的,观众们表示……更加看不懂了。
哪怕,这两年九天奖,并没有唯技术论。
选择的依旧是和往常一样,有深度,有内涵,也有技术的好电影。
但是为了搏一搏九天奖,仿照当初杨语的画风,拍了一堆不明所以的技术大集合电影。
然而,这些想要搏一搏的导演。
实力都差了一些。
杨语当初的电影,虽然很难懂,看得让人很烦躁。
可好歹把主线拍完整了。
把所有的技巧都炫了。
这样的电影虽然不能算做“好”,可导演的功力,却是展示的不错的。
其他人的模仿,只是东施效颦罢了。
观众们在媒体的煽动之下,开始对这次的九天奖空前的关注了起来。
许多知道九天奖在谋求转型的业内人士。
也在偷偷摸摸的吃瓜。
别看九天奖被骂得惨痛,他们博回的关注度可一点都不亏。
那些就知道跟风的导演,不用理会。
真正内心坚定的导演,都没有被当初的神来一笔影响。
看看牧也和孟子御就知道了,人家有技巧吗?
有。
人家有专注技巧不重剧情吗?
没有。
九天奖干着大反派的事情,暗搓搓却拿了好处。
还得倔强的死不认错。
“不过,按照补偿定律,今年应该是孟子御和牧也之间二选一了吧?”
“也不绝对,另外有几部电影,也都不错。”
是真的不错,有竞争力的那种。
“哈哈哈哈,老规矩,获奖的输赢尚未定论,红毯的输赢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