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第一个学期匆匆过去,曾经的四人组也已经风行雨散。自程飞鹏走后,杨洛洛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以前总挂在脸上的笑容再也消失不见。童轩辙不禁想起了当年郝甜佳刚离开自己的那段时光,不正是如今杨洛洛的写照吗?而方卓玲则是好久都没有再露面,好像是故意躲着童轩辙一般。
又一年除夕夜,童轩辙站在阳台上,望着远方。最孤单的莫过于,眼前万家灯火,繁华如梦,而自己却始终一个人。闭上眼睛,戴上耳塞,全世界便与自己无关,童轩辙讨厌这种感觉。
好在高三的寒假只有短短的两星期,正月初八,当人们还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时,高三党们便抱着一摞书本回到学校。
☆、相逢不识
紧张的复习已经拉开帷幕,还剩下四个月不到的时间,大家都在做着殊死一搏,而为了去苏州,童轩辙更是一心扑在了书本上。
离高考还剩两个月的时候,学校就已经弥漫着离别的味道。各种相互写同学录,订制统一班服,一言不合就唱起来班歌的,其实所有的离别,都是一个伤感的句子,只是人们都希望离别不是句号,而是破折号,指向一个带着笑容的温暖明天。然而结果往往都是不遂人愿,但却没有人刻意说出来,彼此都心照不宣。
五一劳动节,是童轩辙高中时代过的最后一个节日。到了这个时候,放不放假已经无关紧要了。坐上汽车,这还是童轩辙开年来第一次回家。
不管什么时候回来,外婆总是会做一大堆好吃的等着自己。想到这里,童轩辙回家的心情就越发的急切,而这也刚好填补了从小父母便不在身边的空缺。
吃完饭时,外婆不停的给童轩辙碗里夹菜,宠溺的眼神一刻都没有从他身上移开,仿佛看着童轩辙,自己就能吃饱了一样。“轩辙啊,我看了下日历,你今年的生日刚好是在你高考完的那一天。”
“嗯?这么巧?”童轩辙嘴里叼着根鸡腿,含糊的说。
“到时候回来奶奶给你做好吃的,买个大蛋糕,许个愿,考个好大学。”
“可是考试完那晚我和同学都约好了,要在一起玩一整夜的。”
“哦哦,那你第二天回来的时候再补上吧。”外婆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年少时,并不能体会到亲情的可贵,童轩辙并不能理解外婆心中的失落,明明第二天就回来的。
这次回学校,童轩辙是以背水一战的姿态去迎战即将到来的高考。后一个月的学习,老韩已经慢慢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多是以心理疏导和鼓励为主。每晚找一名学生去办公室进行一番促膝长谈,这也已经成了不变的规矩。
五月中旬,童轩辙被老韩叫去了办公室,“你是我带过的学生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了,高一刚来时,有很长一段时间你都不在状态,但又很有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学生其实是很难管的。”
童轩辙看着老韩,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韩饶有兴致的笑了笑,接着说道:“但我也很喜欢这类学生,你的事,我多少也听过一些,本来在高二就想找你的,但是看你高二时突然转变了态度,也就一直没有再找你。”
“高一期间,的确是有点不在状态,也给老师你添了不少麻烦。”童轩辙抬起头略带歉意的说。
老韩摆摆手,“现在就不要说那些了,高一时那么骂你你有恨过我吗?”
“没有,这个真没有!”童轩辙急道。
老韩满意的点点头,“接下来的时间我就不找你了,就算到了最后一刻,你都不能松懈,希望你能考去你梦想的城市。”
童轩辙听后浑身一震,然后坚定的点点头!
校园的时光总是美好的,在我们每个人的青春记忆里,老师,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无语、时而莫名感动、时而直想吐槽,反而离开校园后,最想念的,也就是那些可爱的老师们了。
6月4号,全校高三正式放假,漫天如雪的碎纸片,诠释着三年来无数的汗与泪。分别总是痛苦的,这一天,老韩开了最后一节班会课,“同学们,你们高中时代的班车在这里就要到站下车了,人生的路很长,无论结果如何,韩老师都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最后祝大家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在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哭泣声中,高三三班的最后一节课宣布下课。童轩辙抱着一摞书,走出教室,重重的吸了一口气,像是要把Q中的空气永远记在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