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略带感伤的一次谈话,林薇的笑容却过分得轻松。明明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看起来却像安然接受离别的沧桑老者。
这样的告别,她的未来还会有很多次。
大家拿起扫除工具开始听话地忙碌。
陈希踩着桌子去擦教室中央通风的窗子,或许是去水房洗抹布时踩了太多的水,或许是她还在思考林薇刚刚说的那些话,所以在踩上桌子的一瞬间,一不留神,从上面直接摔了下来。
“嘭”的一声响,吸引了一整个班的目光。
神奇的是,她那个时候竟然没觉得有多疼,甚至在她掉下来的一瞬间,最先注意的竟然是不远处顾安的表情。
这或许就是本能吧。
下一秒,陈希就被人扶了起来,所以,她瞳孔里的他,迈到一半的步子和伸出一半的手僵硬地停在了那里,一动没动。
“摔倒哪没有?”她听到了蒋辰的声音。
“我没事。”她开口,也轻轻地抽出了被他扶着的胳膊。
身边围着七嘴八舌关心她的同学,陈希心不在焉地一一回应我没事。视线里的顾安变得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直到他回到黑板前继续忙碌。
那天,她哭了一整个晚饭的时间。
毫不掩饰地红了眼,毫不掩饰地在桌子上推了很多的面巾纸。
蒋辰吃饭回来被这样的她实实在在地吓到了。
“你是不是刚才摔疼了,那问你为什么不说?”他把自己书包里的纸巾如数地推到她的桌子上,满满的无奈。
“你变态啊,一个大男生每天带这么多包纸巾上学。”
蒋辰切了一声不再和她作对。
这种善意的忍让,更让她的鼻尖泛酸。
就这一次,她不想在乎任何一个人的想法,痛痛快快地矫情一次。
就这一次。
为这四年自己沉默忍让不为人知的感情,为高三一年所有的压抑和委屈,为刚刚摔青了的胳膊和小腿,为自己强颜欢笑的那句我没事,也为了刚刚,他不曾移动半分的肩膀。
原来无视比伤害更加残忍。
高三这一年,陈希对顾安告别的方式有无数种。比如烧掉和他有关的日记,比如删掉他发给她的所有短信,比如再也没有翻开过他给她讲的练习题,比如他留下的一切痕迹,她都想办法抹去。
这场告别太过盛大和庄重,她需要给自己一个仪式来铭记,来警告。
可是很久很久以后,长大了的陈希终于知道,其实真正的告别向来不需要任何的仪式,可她还是怀念,怀念那个坐在最后一排望着黑板上的倒计时,泪眼朦胧的女孩,怀念那个只有19岁本该随意放肆随意张扬的女孩。
NO.2
回忆是一个极端。
要么全然放弃,要么稍有残余,满盘皆输。
就像顺藤摸瓜,只要开始回忆,那么过往就会毫不客气地汹涌而来。
她由简单的誓师大会回想到了情绪崩盘的那个晚上,周围的一切都成了背景,直到她被蒋辰揪着领子拽了起来。
瞬间回神。
第一项,升国旗,全体师生起立行注目礼。
陈希轻轻地吐了吐舌头,刚刚如果没有蒋辰,她不一定傻坐到什么时候。
实在不敢想象“众人皆站我独坐”的雄伟场景。
大会进程千篇一律。校长讲话,主任讲话,教师代表讲话,全体学生宣誓。
顾安是以领誓人的身份出现的。
她想起高一的开学典礼,他就是这样出现在自己的高中生活,闪闪发光地降落,停留,成为她生命中唯一的不平凡,而三年之后,他又要以这样的方式退场。
排练了很久的宣誓词,陈希动了动嘴,终究还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轰轰烈烈的誓师大会占用了两节课的时间。回到班后,他们所面临的,不是激情澎拜气势昂扬,而是解不出的数学题和配不平的方程式。
好听的,讲给别人听。难熬的,留给自己消化。
然而,所有好听的话,永远安慰不了人,所有难熬的事,终究讲不出口。
这就是生活,这才是生活。
黑板左上角的倒计时终于变成了100。
她站在大人所说的十字路口,不免迷茫。
走下去,会是一片新天地,还是跳出这个坑,继续蹦向下一个。
“蒋辰,高考之前,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