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竹马不倾梅_作者:颖子(259)

2018-02-08 颖子

  却忘了,大多数的人在发表了这些看上去并不友好的言论,也是基于情感冲动。

  他们并没有像你在意其中的人和事那么在意,甚至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小时候,宋初暖没有想通这件事情,而在停更的这一周,感受到不想去辜负那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的时候,宋初暖突然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对于这些带有批评意味评论的在意,也就这样看似有些莫名其妙的消散了。

  说出这些话的人,与你没有一丝一毫的联系,更不用说了解你,了解故事中设定的每个人物和情节。

  在不基于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带有批评攻击意味的言论,当作笑话故事书看过就好,一旦在意了,你就输了。

  与宋初暖在这一段时间里,在意与自己无关的人对自己在意的人的评论,吕朵则在琢磨到如何诠释人物内心,正式展开话剧巡演后,在意着观众对她所饰演的人物表现的评论。

  在前6场的话剧巡演中,在谢幕后,她都会换上工作人员的服装,装作是散场的疏导人员,一边疏导着散场的观众,一边竖起耳朵听着他们对话剧内容,演员表现的讨论,想知道在这其中是否有关她的言论,哪怕一点点。

  第六场话剧结束,吕朵准备如前几场一样,继续去散场口当作工作人员进行光明正大的‘偷听’,却被副导演一把揪到了后台的导演休息室,进行‘导演训话’。

  训话时间持续的并不长,大约只有十分钟的样子。

  在整个训话过程中,吕朵印象最深刻的是导演和她的这么几句对话。

  “是想去听听观众离场后对话剧的反应吧…”

  吕朵点点头。

  导演对着吕朵,也点点头。

  “你觉得话剧演员和观众,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传达与接受…”

  “传达什么?接受什么?”

  “传达故事内容,思想,人物心理;接受演出人员的现场表现,接受故事内容和编排,接受舞台效果,接受由话剧演员所传达出的故事的深层次的含义。”

  导演微摇头。

  “你说的这些都是要素,但你遗漏了一点,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

  “所有以视觉输出的产物,都基于情感,都存在公共性和私人性。情感,公共性和私人性就是观众和演员的主要关系。”

  导演的话,让吕朵有几分摸不着头脑,眼神中透露出不明白。

  第一卷 195 吕朵的在意(2)

  “公共性基于观众在话剧演员对整个话剧的表现,它使得观众对话剧整体内容,内容的发展走向以及故事的主要思想都有了清晰的了解,这个了解具有普遍性,换句话说,只要是正常看了话剧的人,都能够对这个话剧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了解。而私人性,不仅仅需要演员在整体上的表现,更需要他在每一个高潮的情感爆发力度,只有这样,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中,观众会不由自主的结合自己的背景和生活经历,对故事所包含的隐藏意义,有了他自己的理解,这一份隐藏意义是动态的,它可能来自于编剧,来自于我,来自于演员对自身展现,但更多的可能事来自于观众自我挖掘的隐藏意义,这个隐藏意义很有可能是作为演职人员的我们都没有发觉的。”

  “所以,简单来说,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就是把观众当成你重要的朋友而不仅仅只是观众。不管人物的大小,都用上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心思去演绎,去诠释每一个小人物的大不同。”

  “把观众当成你重要的朋友而不仅仅只是观众。”吕朵小声的重复着导演的话。

  这是吕朵从未把演员和观众放在这样的位置上去考虑过。

  重要的朋友。

  在面对重要的朋友的时候,你会比平常更加用力的去诠释人物的灵魂。因为这位朋友足够重要,你毫不保留,毫无畏惧的展现,他也会毫不保留的给你足够多评价。

  好的,坏的。

  只有在面对重要的朋友的时候,你和他才是心灵相通的,肢体上展现的每一个弧度,他都能领会你想传达的意义,和他在这其中领会到的,在这一瞬间所领会到的意义。

  “吕朵,人不可能不去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你要记住,过犹不及。”

  导演点到为止,吕朵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