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是这个自由市场的产物,她的妈妈是爸爸从淘宝上买回来的一次性妈妈。生完孩子后,孩子的妈妈拿着钱就消失了。
到了初中,有一个坏男孩发现朵朵家在废品站附近,爸爸是废品管理员,他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垃圾站小公主。夏朵朵丝毫不介意这顶光环,别人怎么看我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那是书妈妈告诉她的生活哲学。可是后来“垃圾站小公主”干脆省略“站”字。夏朵朵可不是随便捏的柿子,任意让别人加盖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绰号。要做也要做书山的女王,小公主这个概念太柔弱,公主是无法保护整个世界的。一天课间休息,她跑到男孩面前,给了他2个有力的巴掌,打得他鼻子直流血,傻傻的楞在那。从此,无人再喊他垃圾站的小公主。
到了高中,她发现自己成了数学的智障儿童,迷失在立体几何里,无法走出数学布的局。她不折不挠的精神让她持久地去研究数学这个怪兽。谁会爱上数学这个怪物呢,她羡慕男生们轻松地驾驭数学。
终于熬到大学,她进入了上海一所师范学府,专业是中国“次”古代文学和欧洲古代文学,其中包括周国平,三毛,丰子恺等大师人物,也包括写《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白夜行》的东野奎吾。而那些福楼拜,托尔斯泰等更遥远的大师成了古代文学典范研究对象。夏朵朵想象自己是一个怀着福楼拜,托尔斯泰同样热情和大志的作家,每天晚上大师们召唤朵朵的灵魂加入至高无上的职业,她在他们身后使劲地跑。
☆、夏朵朵生活的那个年代
朵朵本科毕业那年,爸爸的去世给她沉重的心里打击。2200年那个代,人类的疾病死亡率已经达到千分之一,癌症已经变得像感冒一样吃一周药就可以康复,大部分人都能健康活到寿终,上海市平均年龄差不多120岁。
非自然死亡只发生在意外和刑事枪毙,而夏爸爸就是上帝挑出来的千分之一。爸爸淡然说:“朵朵,人总有一死,既然上帝选择了我,那么请不要责怪他,他有他的职责,千分之一的完成率。也许是上帝要惩罚我帮助我黑心的老板做那些不光彩的事情。”朵朵知道爸爸很后悔自己做了黑暗灵魂的帮凶,他是许多出于生活无奈变相打折自己灵魂的人的其中一个。也许上帝是对的,但是她依然舍不得爸爸的死。爸爸继续说:我觉得我们一定会在另一个时间点再次见面。朵朵啜泣不止,哭声道:爸爸,我不想你死。
100年前,人们已经不再划地建墓地。埋葬骨灰盒子已经成为一种迂腐的笑话。人们对于死亡祭奠逐渐成为一种精神纪念行为。近代作家王小二的文章《被遗忘的骨灰盒》掀起了人们对于传统死亡祭祀观念的反思,之后人们开始尝试各种模式去处理亲人的骨灰。最有益的行为就是全身的器官捐献,但是死亡率如此之低,即使签订全身器官捐献也鲜有人可授。医院门口,总有一波高龄老人排队在医院标本书申请签字。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开始流行海葬,结果发现骨灰会使海里一些食用鱼变异,身体产生一种毒素继续回到人们的餐桌上。
王小二又发文讨伐《难道你不知你在吃你父母的肉吗?》,此文一出,各界又哗然骚动,哲学家首先站出来说无需保留骨灰,强调声明“生命是无穷轮回的”。一位中国科学家用创新革新技术使得骨灰钻石变得廉价批量后,人们纷纷开始定制亲人的骨灰钻石。骨灰钻石原理在于钻石的基本成分是碳,而人体含有18%的碳,火化后的骨灰含有2%的碳,可被提取制炼钻石,从而实现了让最亲爱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于是,每家人家都要有那么几个闪钻。
夏爸爸死后,朵朵有好一阵子颓废。那段时间,她远离了文学家的精神家园,她常常逃学去唱歌跳舞,她遇人不淑,以为遇到了真爱,被认识才一周的男人夺取了贞洁。一学期后,当她从图书馆借书做课题研究—古代上海文学,第一次接触了周国平老师的散文,深深地被震撼到,灵魂打了个嗝,重新找到活着的价值,从而果断与颓废男分手,继续研读文学书。
她放眼望去整个校园,无人能打动她既单纯又成熟的心灵。整个大学期间,她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爱情。爱情有时也是一种精神洁癖,不愿意随意交付自己与他人。她享受着自己独特的自由与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