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摊时,还不断有吃过的客人推荐来的人前来询问,知道已经卖完后失落不已。
每每这时,任长宁总会耐心地安慰几句,说她们明天会尽量多做点饭菜的。
生意这般红火,看得卖豆腐家的羡慕不已,卖包子家的更是时不时翻个白眼过来。
任长宁一边收摊,一边和卖豆腐家的聊了起来,却不理这家卖包子的。
生意不好,可不只是因为有竞争者,更多时候还是要找自身的原因。
这家包子和其余卖包子的价格一样,包子个头看起来还可以,但却是皮厚馅少。
素包子还好一些,肉包子里就只能勉强看到几个肉末星子。
这样的品质,只怕顾客买了一次就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人的品行尚且不谈,做生意这么偷奸耍滑,哪能做好生意呢?
卖豆腐的是郭家村的,就在宋家村隔壁,因夫妇两人和父辈年纪差不多,任长宁便叫他们郭大婶和郭大叔。
看着摊位上的嫩豆腐还剩下很多,任长宁眼眸一转道:“郭大婶,你家这嫩豆腐卖我一块吧,一斤就行。”
正文 第15章 赚钱了
“好唻。”郭大婶很快就切了块嫩豆腐,给任长宁包好了。
嫩豆腐三文钱一斤,这块一斤多点四文钱。
郭大婶就非要退回一文去,任长宁却坚持要给钱:“郭大婶,大家都是小本生意,都不容易。以后等我家生意好起来,还要买你家的豆腐做菜呢,那时你再给我优惠也不迟啊!”
“那行!下次一定给你优惠!”郭大婶一听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郭大叔也是一脸喜色。
任长宁不仅仅是为了打好两家关系而这么做的,也因为郭大婶家的豆腐品质的确很好,老豆腐很瓷实,嫩豆腐则是白嫩鲜滑。
任长宁和大林嫂走的时候,郭大婶热情地冲她们招手挥别,那家卖包子的妇女则是满脸愤恨地狠狠瞪了她们一路。
开业第一天,一共卖了三百九十五文钱。
大林嫂家出了九斤麦粒,两斤麦面,六两油,成本是八十一文。
而任长宁算到账面上的成本只有那半斤不到的糙米,九文钱。
大林嫂将钱数了又数,不敢置信地道:“长宁,除去成本,我们竟然赚了三百零五文钱呢!”
这一天下来,大林嫂对任长宁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谓都从“宋妹子”变成更加亲切的“长宁”。
这么多钱,即便是两个人分,一人也能赚一百五十文,算下来比赵大林在衙门里赚的还多,而且这还只是半天赚的。
“大林嫂,也不能这样算。像今天,我们除了账面上用的材料外,还用了其他食材,这些食材现在能在山上找到,以后说不定就要在市场上买了,再加上人工费、水费、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的使用费,算下来的话未必每天都能赚这么多的。不过按照我们家饭菜的受欢迎程度,以后每天必然是稳赚不赔的。”
看着大林嫂激动不已的模样,任长宁真不忍心打击她,不过这话不说也不行。
其实要真将南瓜、笋和鱼按照市价的价格来算,她们这一天没有赚钱反而还亏了。
不过这因为是刚刚开始,没有敢做太多的量,按照今天的需求量,明天再多一些的话就能赚到钱了。
“长宁,你说的对。我只要能赚钱减轻大林的负担就行了,多多少少,只要有得赚,我就很满足了。不过,南瓜、笋和鱼虽然都是你从大钟山上找的,但也是花了功夫的。往后,我们就这些食材按照市价算在成本里。”
“那也行。”任长宁点了点头,就怕往后赚的少大林嫂会有心里落差,她能想开自己就放心了。
也没有推辞这个提议,目前她的确需要钱。
她计划是还完了陈泽安因她而欠的外债就离开,那个时候原主应该差不多已经转世了。
她一个大姑娘,住在一个男人家里总得来说是不方便。
况且,她还要开始新的人生呢!
三百零五文钱,一人分得一百五十文,又买了四文钱的豆腐,大林嫂将剩下那一文钱给了任长宁。
任长宁推脱不开只得收下,转身就用这一文钱买了一小包饴糖给了亚儿。
小丫头抱着块饴糖,吧唧吧唧地吃得很香,一脸的满足。
大林嫂无奈不已,任长宁现在对亚儿可比她这个做娘的还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