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呀!我倒是认识做瓷器买卖的人,只是不知道他肯不肯帮忙……”邓大叔看着任长宁眼里浮现出的期翼,又不忍心让她失望便道:“那我先去找他问问吧!”
任长宁脸上瞬间有了笑容:“那就谢谢邓大叔了!”
“等事办成了再谢也不迟!”
“邓大叔,那我先忙去了,我们改天再见呀!不,是明天见!”
任长宁喜笑颜开地走了,可邓大叔却苦起了一张脸。
说是试试,但他实在不敢报太大希望,那人可是他的东家,性情极傲、眼界极高,自己一个做劳力的去求他,人家未必会给他这个脸啊。
邓大叔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向来胆大很少会怕什么事,可明明东家年纪小的都可以做他儿子了,偏偏自己就是怕他。
第二天,邓大叔一来就给任长宁带来了好消息,说是可以帮她制作定制的瓷罐,她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但是因为要从外地运过来,从瓷罐烧出来到运过来,时间上最少也要半月时间。
而且因为是初次合作,还需要根据她订购的瓷罐量,需要交一定数额的定金。
任长宁惊喜不已,连忙将自己绘制的瓷罐设计图交给了邓大叔,和他说了自己的要求和数量,看看对方需要多少定金。
作为感谢,任长宁又多送了邓大叔两碟子荤菜。
邓大叔倒是到现在都还没有接受这个现实,觉得和做梦似的。
昨天,他硬着头皮去找东家了,将想请他帮忙定制一批瓷罐的事情说了,结果东家只是问了几句,竟然就欣然应允。
忙完了摊子的事后,任长宁就带着第一批制作出来的虾粉去找李英子了。
这几天没有找到合适的瓷罐,她就拜托家里做了一批精品木罐子用来盛虾粉。
这一批,她一共做了五斤虾粉,分三种规格。
半斤装每罐一两银子,一斤装每罐二两银子,盛装的罐子都是精品桦木罐。
桦木本就是制作碗具的精品木材,其制作的木碗夏不烧嘴、冬不冰手,比起很多瓷碗都属上品。
用于制作木罐也是上品,加之外观美观别致,即便是摆放在屋中做摆设,也是十分高大上的。
另外一种规格是试吃装,盛具是经过处理的竹筒,一筒十克。
每个对虾粉有兴趣的顾客,只要留下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就可以免费领一筒试吃装。
正文 第37章 还是看脸的时代
一听任长宁的定价,李英子吓了一大跳。
不过在任长宁算了一笔账后,又深深觉得虾粉卖得一点都不贵。
十二斤鲜虾才能晒出一斤干虾,这个季节,一斤鲜虾即便是在南方都要卖一百文一斤,十二斤虾就是一两二百文钱。
光干虾就这么值钱了,更何况干虾还要经过碾碎研磨才能变成虾粉。
还有盛具的费用,这种桦木罐子做工精细、外形精致,一个至少能卖三四百文钱吧。
这一斤虾粉的成本就已经一两五、六百文钱了,还要再加上给他们的提成……
而且这个成本,还是最低成本。
这样算下来,一罐子虾粉还真赚不到多少钱。
任长宁准备了五罐子半斤装,两罐子一斤装,二十筒试吃装。
看到这些量,李英子表示幸好准备得少,否则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卖完。
虾粉的效果她是亲身体会过的,但这个价格真的太贵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买。
李英子这确实是误会任长宁了,她之所以准备的这么少,不是因为怕卖不完,而是装虾粉的罐子数目只有这么多。
这种精品桦木罐纯手工制作,宋清石和原主爹两个人三天就做了这么多,不过各个都是用心制作的精品。
不过任长宁也并没有解释,她只能说李英子还没有看到虾粉的美好前景,人类对于健康和美丽的渴望是最原始的,也是无穷无尽的。
任长宁正给李英子讲虾粉的功效时,店里来了一位衣着鲜亮的孕妇。
“这虾粉竟还有这么多作用?”
李英子一看,连忙笑着迎了过去:“梅香,你来啦!”
任长宁猜出这位孕妇就是李英子口中那个对虾粉感兴趣的姐妹,立刻嘴甜地道:“梅香姐!”
李梅香打量了任长宁一眼,惊讶道:“你就是英子口中那个宋妹子?”
她本以为能做出虾粉的人应该是一位清秀娇美的少女,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