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今天真香了吗[娱乐圈]_作者:鱼西球球(54)

  阮城给这开展弄傻了眼,但仔细一看时庚的确穿的也是下午在剧组穿的衬衫,只是脱了一件外套,现在还挂在窗口挂着的。

  “你们……刚刚就在讨论剧本?”

  时庚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伸手拉过一张藤椅,正对向他:“对啊,张老师给我讲戏,水不小心泼到身上了,我去洗了一下。还没说多少呢你就来了,要不一起?”

  阮城:“……”好像闹了个乌龙怎么办?听不听……阮城发誓自己从来没遇到过这么窘迫的时候。

  不过现在走岂不是更丢脸,他索性心一横,拉过椅子坐了下来,左边是时庚,右边是张汉伟。

  三人尴尬了好一会,时庚看看他再看看张编,主动摊开剧本,请教问题。

  对剧本最了解的首先就是编剧,然后是导演,最后才是演员。

  陈立德也经常给他们讲戏,但到底不及剧本原创人对笔下人物了解得多,张汉伟也是存了要好好教他的心思,从何末这个人物的创作灵感到他做出每一个行为背后的想法,都事无巨细地给他说了清楚。

  又因为阮城在这边,他也顺带讲了讲余初的人设。

  主角是给观众看的,大多都是真善美或者亦正亦邪却始终能坚守道德底线的,然而配角却不一样。

  他们的存在或许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或许是为了衬托主角人设,甚至还有可能就只是为了满足作者内心的一个期盼和想法而已。

  所以主角大多有一个母版,最终总归要回到故事主体上来。而配角却是千人千面,发挥空间想来都比主角要大得多。

  更何况这部戏里面,何末与其说是一个配角,不如说是一个反派人物。

  创造这个人物的时候,张汉伟想到的就是反差。

  一个平时柔柔弱弱,在学校里受人欺凌,不敢表现自己的男孩子,连手术刀都拿不稳,却能动手杀人。

  从不在场证明的制造,再到凶器的选择,甚至在面对警方时的表现,从头到尾都是能激起人保护欲的孩子,谁又能想到他会杀人呢?

  是以比起余初,张汉伟私心认为何末这个角色反而更挑战演技,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他听说陈立德选了时庚这么一个名不经传的演员的时候,差点没气得直接翻过去。

  可是这孩子,身上有一股不知名的力量。

  这股力量他很久没有在新生代演员身上见过了,那是一种轻易能在剧场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进去,甚至能带着对手演员入戏的力量。

  阮城是个好的演员,他不得不承认,然而神奇的是,在片场的那一会,他明显感觉就连阮城都像是被这孩子带着进了戏里。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特别是在最后,时庚隔了很久才从戏里出来的那一幕,更是让他惊了惊。

  演戏有的是程式化的,有的却是天赋。前者不会出错,能入戏、能出戏,但是演出来的东西,总是会让人知道“啊,这个人在演戏啊。”

  可是当一个人,他入了戏,很久都出不来的时候,张汉伟知道,这样一个演员,天下难求。

  时庚的演技或许还稚嫩,或许还不够成熟。但是他的天赋和努力程度,却是自己没有见过的。

  阮城来之前他其实和时庚聊了一会,问过他一些关于角色的理解和对这部戏的理解,时庚那时候懵懂了好久,然后摇头:“张老师,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一个人物或者一部戏,就像我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去剖析一个人一样。何末这个人物被您创造出来了,可是您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吗?”

  他问的很真诚,张汉伟却感觉自己被人闷头击了一棍子,像是一种拷问,直直地砸进心里。

  他想说,“我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物,我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然而话到嘴边,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不是无法反驳,而是完全不知道该不该去回答这个问题。

  人物脱离自己笔下的那一刻,他已经是一个个体了,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作者给了他一个背景,却不能再去参与他的未来。

  张汉伟其实是知道这件事的。

  一开始的时候,他给何末的背景就是性格懦弱、受到刺激也不敢反抗,却在一个临界点爆发,爆发之后的他,真正的人格被唤醒。

  就和余初一样。

  所以他们才是最了解对方的人,《余双》里面的人彼此了解,作者却不一定知道。这是一件很奇怪,但也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