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团选秀,吃瓜爆红_作者:三无是萌点(337)

  再点开评论区,赫然出现粉丝和路人对半的形势。

  要知道,许多流量歌手发布歌曲,评论区几乎只有粉丝的身影。

  路人但凡敢留下不太好、甚至偏中性的评论,会被极端粉丝问候祖宗十八代。

  而且,许多流量歌手的作品摆明了粉丝专供,路人根本欣赏不来。

  《Plan A》却用一种很新的形式,强势破圈。

  而且整首歌的作词作曲,虽然浅白,却能完美唤醒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英雄主义。

  【我们的中二小破团!不走寻常路,爱了爱了~】

  【燃炸了!听得我半夜爬起来洗了个冷水澡】

  【谁懂啊!我小时候经常幻想自己到战乱年代,奋勇杀敌宁死不屈。我以为想法挺蠢的,长大就忘记了,现在才发现根本没有忘记】

  【谁不想呢?我们华夏民族武德充沛】

  【你是指稚子问核吗哈哈哈哈!】

  【我漏了什么瓜?稚子问核又是什么梗?】

  【回楼上,之前有一批小学生参观军舰,有个小朋友指着发射台问‘这个可以装核弹吗’,把讲解员吓了一跳。咱们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已经蔓延到下一代了】

  【别扯太远,我们还是希望世界和平的。如果世界不和平,至少我们国家是和平的】

  【对!我们不惹事,打过来我们也不怕】

  【woc!虽然楼上几位可能有点过度解读,但是我重听这首歌,感觉看到我们文化的缩影,因为我们每一代祖辈没有选择plan B,勇敢坚定的守卫这片土地,华夏文明才能绵延至今】

  【升华了,升华了!】

  《Plan A》乍听浅显,经过网友解读之后,却显得那么深刻,惹得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热度以肉眼可见速度迅速飞涨。

  运营公司实时关注歌曲反响,只觉得不可思议。

  开复盘会议时,刘绥走进Aurora宿舍,第一时间跟他们道歉。

  “是我目光浅薄了。”

  “这波你们在第五层。”

  实际上,选曲会议时,公司给了二十多首先行曲demo,都是迎合市场的甜甜小情歌。

  队员把那些歌曲反复停了好几遍,结果一首都没有选出来。

  他们清楚,公司想通过小情歌讨好粉丝,维持Aurora的人气。

  然而,让一群没有恋爱经验的弟弟,唱那些情情爱爱,很难有代入感。

  “还有一个问题。”易景臣提出,“你们听过‘同质化’这个词吗?”

  队友们看向他,一半表示听过,一半表示没有听过。

  “‘同质化’指得是一种趋势,一种现象。好比某个地方开奶茶店,生意很好,周围也开了好多家奶茶店,结果会怎么样?”

  “我知道!”杜星纬举手回答,“大家生意都变差了!”

  “对,蘑菇前辈真厉害~”易景臣继续解释,“同质化的现象,不止存在于市场,也会存在于媒体。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台,同样的素材只允许使用一次。新闻报道第二次,就不叫‘新’闻了。”

  “我理解小队长的意思。”游羚誉接过话说,“这段时间我们也在做背调。近期发布的新歌,小甜歌实在太多了。”

  “对,即使粉丝愿意听我们唱小甜歌,我们能凭借这个,打开听众基础吗?”

  刘绥陷入深思。

  诚然,以往idol男团的出道首专,都是粉丝专供,只要稳住粉丝就算大胜利。

  目前甜歌市场趋于饱和,除非特别高质量的小甜歌,才能得到青睐。

  偏偏Aurora唱功方面,是个严重的短板。

  连队内的大vocal,唱功都备受诟病,根本无法通过技巧赢得好感。

  刘绥头疼地问,“那你们有什么主意?”

  “刘哥,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易景臣说,“他们都叫Aurora中二热血团,既然如此,我们的首专,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风格呢?”

  “你的意思是……”刘绥狠狠揉了下额头,“你们确定粉丝会接受吗?”

  以往的爱豆粉,都希望看到偶像撒娇、卖萌、比心。

  他们要求的风格,大概率无法融入这些动作,要怎么媚粉?

  易景臣却异常坚决,队友们也支持他的想法。

  刘绥只好勉为其难同意。

  虽然先行曲叫《Plan A》,其实刘绥准备了Plan B甚至plan C。

  如果燃系歌曲行不通,他就立刻把Aurora拉去唱小甜歌。

  结果很明显。

  刘绥备选方案白准备了,竟然被这群小孩上了一课。

  他来到宿舍,本来打算好好夸夸九个弟弟,结果却发现他们东倒西歪,散落的到处都是。

  “你们……这是怎么了?”

  “燃歌编舞太难了,孩子已经跳废了。”

  “我现在觉得,还是wink和比心比较轻松。”

  刘绥:“???”

  行吧。

  人类的悲欢各不相同。

  .

  《Plan A》热度持续走高,Aurora却没有立刻安排首秀。

  原本,公司打算让他们在综艺里打歌,考虑到《Plan A》的热度,综艺打歌不够重视也不够隆重,便取消了打歌环节,准备再物色合适的场所。

  其次因为——

  Aurora队员自己作死。

  燃歌需要搭配哐哐哐高难度舞蹈,团内有几个基本功薄弱,还需要再练几十上百遍。

  属于易景臣的折磨,远远不止排练那么简单。

  累死累活之余,毕业季的论文答辩也开始了。

  每天,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还得准备答辩需要的PPT。

  幸好,毕业论文素材完全源自易景臣本人,取材特别方便。

  实在凑不够PPT页数,易景臣就拿出手机,拍两张自拍照水了一页。

  用自拍和模板水PPT的易景臣,本来有点担心答辩会失败。

  出乎意料,答辩过程相当顺利。

  负责答辩的几位导师,全部是新闻系老教授,之前带过易景臣,没有过多难为他。

  相比于答辩本身,易景臣用自己作为案例,深度剖析新闻媒体的作用,一本正经讲述从素人到流量新星的经过,实在让大家很难不笑。

  尤其在PPT最后,他摆出两张自拍照。连受过专业训练的老教授,也直接笑场。

  “不错。通过你的剖析,我们已经充分了解,这位……易姓艺人,通过网络传播获得人气的过程,并且知道媒体在中间发挥的作用。”

  易景臣看向教授,通过他一本正经的描述,仿佛听到他心里在‘哈哈哈’。

  直到此刻,他才有点怀疑,自己的毕业导师是不是坑了自己。

  [这叫毕业答辩吗?]

  [明明是公开处刑!]

  “娱乐传媒属于咱们学院新兴方向,想要写出优秀的论文确实不容易。你能够……有这么全面的素材,更不容易。”

  易景臣确定了。

  教授真的在憋笑。

  幸好,教授笑归笑,还是给易景臣的答辩打出高分,顺利让他通过。

  通过答辩,意味着接下来,他只需要等待毕业就可以。

  “谢谢各位导师~”易景臣瞬间喜笑颜开,谢过教授们,准备去跟同学分享这个好消息。

  他收拾好笔记本和U盘,还没有走出教室,就被教授叫住。

  “等等,这边还有一件事,想要拜托你。”

  易景臣回过头,“什么事呀?”

  半个小时后,他在老师带领下,来到A大附属中学。

  A大附属中学是本市、乃至全国有名的重点中学,升学率特别高。

  其中有两个耀眼的班级,火箭班和国际班。

  每届火箭班总共50个同学,几乎都能考到包括A大在内的知名学府。

  国际班的学生,脚印更是遍布全世界,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

  距离高考只剩下三十来天时间,校方听说易景臣今天答辩,特意拜托熟识的教授带话,请他来到学校,为准毕业生做考前总动员。

  之所以邀请易景臣,除了因为他是A大附属中学火箭班的学生之外,还因为他是少数呆在火箭班能跳级的真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