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活来的爱_作者:再见可好(59)

2018-01-27 再见可好

  “那情感好了,小的可就大着胆子审了。大人你可千万给我掌好了舵。”

  “没问题,陈师爷你开审就是了。”讲完,陈师爷和马大人都笑了。

  在这个圈子里混的人,自有他们的一套不成文的规矩。马大人明白,陈师爷也清楚,手下的一干兄弟也个个心知肚足。

  对于那些没钱没势没背景甚至穷到连一点散碎银子都拿不出的人,马大人向来不会心慈手软——就比如当年的豆豆爸。衙门的尊严也往往在这部分人的身上得到彰显。而他的这些手下,也都清楚得专对着如此的人开刀。

  而对于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全是手眼通天的人物,尤其是这种家庭的少爷、小姐一旦出了事情,一般全是直接找马大人通融,省去了全部中间环节。马大人的酒量是被他们越灌越大,姨太太也是让他们越送越多,腰包更是在一次次如此的合作中越来越鼓。宅子、地、银子、老婆,样样都不缺。无论是在城里,依旧到乡下,条条大街,处处村落,大凡有头有脸的家庭跟衙门口打上交道的,就没有几个没给马大人上过供,结了深厚交情的。手下的一群人在如此的跑腿出公差中,也往往能小小的赚上一笔贴补家用。

  另外的一部分人,则是那种地位相对高点的普通老百姓,比真正的穷苦人家家道殷实,又比不得大富人家家财万贯。摊上事了,没得关系直接跟上面的大人挂钩。就往往从马大人最得力的帮手——陈师爷这里入手,绕一绕弯子,让马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稍微抬抬手,送师爷一个顺水人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跟着自个混的人,若只跟着自个分一小杯羹,肯定是吃不饱的。马大人倒也乐得给师爷和下面的当差的一个机会,让他们好好在这部分人中赚上一笔,也好拢住人心,自个又没有任何损失。反正如此的人家就是呕出吃奶的劲儿也没多大油头,满足不了自个的胃口。

  马大人让华家桂当庭旁听,让他弄清了自个怎么使出浑身解数,对潘剑冬和华豆豆连威逼带吓唬。华聪慧又并没有真正受到太大伤害。马大人这也算是给足了华家桂面子,等于报了那“四扇屏”的情意。

  如今,陈师爷两次在笔记簿上写下的大字,表明了他的态度和意向。

  第二十九章 大人内心也慌张

  马大人,正想顺水推舟,给陈师爷一个获点小利的机会。刚好他也困倦起来,不住的打呵欠,甚至,连眼皮都抬不起来了。

  华家桂看出了苗头,马大人这是烟瘾又犯了。

  跟马大人一同混了多少年,华家桂对衙门里的一应事物也是摸得门清。为了一直把这棵大树靠住了,他明白,有时,得给其他人点捞取好处的机会。猴孙都在,树才更不易倒。

  因此,华家桂刻意站起来,对马大人讲道:“马大人,您要是累了,咱要不然,明天再审?或者,让陈师爷瞧着办。我先搀着您回后院去歇歇。”

  “如此也好。陈师爷,你应付得来?”

  “马大人,您放心,我应付得来。”

  “那好,那我就跟华老爷一同回后院了。你在这,继续审着。审着有门道,你就……要是没门道,那你就……”

  马大人起身离开时,对着陈师爷讲了如此几句。他讲到第一个“你就”时,直接做了一个用手数钱的手势。再讲到第二个“你就”时,则直接做了一个用棍子狠砍的动作。小动作只在袖口处做,陈师爷也照样看得明晰。

  陈师爷哈着身子,一面点头,一面连连讲道:“小的知道,小的知道,该如何个审法,小的一定给老爷个满意的交代。”

  一见马大人把审潘剑冬和华豆豆的事交给了陈师爷,自个要躲清净去了。两位一心等着领钱的差人却急了,马大人和华家桂许给他们的好处费还没有着落。他们哪里愿意让马大人就如此着离开。

  可是,真正想要张口,那要赏钱的话却又如何都张不开口。

  “周瑜”一激动,直接冲着潘剑冬就叫了一嗓子。

  “潘剑冬,你个狗东西!”

  这一嗓子可好,弄得马大人和陈师爷都被吓了一跳。

  “周瑜,你这是干什么,是在嚎丧吗?分明把我的魂给叫出来了!”马大人生气地讲道。

  “马大人,马大人,我不是有意吓唬您,只是,只是内心恨这个潘剑冬!”如此时,“周瑜”也只能把自个的反常举动的导火线给引到潘剑冬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