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最暖[网配]_作者:言澜(81)

2018-01-27 言澜

  闻意微笑摇头,凌笙掏出钱包:“兴致来了,顾不上大雨倾盆,这样才好,里头人不多吧?买两张票。”

  工作人员眯着眼睛从票夹里撕下两张票连着找零一起交到凌笙手上,嘴里低声感慨:“这年头有情怀的年轻人不多了啊……”

  凌笙接过票道了谢,和闻意并肩走进大门。

  整个大厅里空旷的只有他们两人,闻意端详着大大小小的石碑,忍不住赞叹:“碑林之名,果然名不虚传……这千年古都,好东西太多了。”

  凌笙站在她身边,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在石碑里的魂灵:“铁画银钩,气韵天成,你看,就这些石碑,远远看着,也觉得历史的尘埃在其间流动。”

  闻意的手指隔空模拟着那些笔画:“小篆大气却温婉,隶书倒是一本正经的可以,像你一样,魏碑古朴庄重,行草豁达快意……”

  凌笙被她的描述吸引,敏锐地捕捉到她话里的评价,低声笑起来:“你竟觉得我像隶书……”

  闻意的声音也轻轻的:“难道不是吗?你看这《曹全碑》,端正圆润中见秀丽,却也出尘飘逸,是很像你。”

  凌笙听着她认真解释的话语,轻笑着摇了摇头。

  闻意不明所以:“怎么了?哪里不对吗?”

  凌笙不说话,只是微笑。

  闻意被他笑得莫名其妙,也就不再理他,继续往前走,走了十几步,左前方不远处传来规律的“哒哒”声。

  是有人在拓碑。

  闻意循着声音往前走,虽然好奇急切步伐却并不快,凌笙跟在她后面,不远不近,三四步的距离。

  她说,他像隶书……

  凌笙弯着唇角笑起来,自己最喜欢的,也是隶书。

  两人走到近前发现是一个头发花白的拓碑师傅在拓《滕王阁序》,四周围了几个人,有老有少,闻意和凌笙在不远处停步,看着师傅两手拿着拓包快速地上下翻飞,浓墨晕染,覆在碑上的宣纸渐渐显出底下行楷的字迹来。

  围着的人惊叹了几声,几个半大的孩子便觉得无味,四散开去,闻意盯着拓碑师傅的动作,却渐渐入神。

  “真的这么有兴致?都出神了。”凌笙在她耳边低声说,带着一两分调侃的意味。

  “这拓碑看起来简单,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要耐得怎样的寂寞才能练出这一手功夫来,从上纸就得一点点都马虎不得,落墨多一分,少一分,都是错。耐不住寂寞的人,做不了这个工作。我出神,是因为除了这功夫之外,这功夫背后的忍耐,才是最值得赞叹的地方。想到这一层,就觉得心里平静得很。”闻意偷偷地笑:“看这拓碑,我可以一整天其他地方都不去了。”

  大概是周围太安静,她的声音就显得很清晰,拓碑师傅停下手中的动作,笑眯眯地看着她:“小姑娘,要不要来试试?”

  闻意忙摆手:“这活儿一般人做不来,我可不成,别毁了您的心血才是。您拓吧,我看着就高兴了。”

  拓碑师傅也不多说,只是笑着,笑容里透出几分腼腆来。

  闻意也笑着后退了几步,把位置让给了刚走过来的几个老人,然后就站定,看着师傅继续拓碑。

  “带你来这里来对了,看样子你很喜欢。”

  “汉唐盛世,总是让人向往,就是这些诗文里的风流蕴藉,都足够人倾慕一生了。吾生也晚,无缘得见。”闻意的语气悠长,似乎在通过这些石碑回忆那些早已逝去只能见于史书的岁月。

  凌笙看她半眯着眼睛意味深长的样子,情绪也不自觉被感染,想起小时候跟着奶奶读的那些诗词歌赋,他低声应和:“长相思,在长安……这座城市埋藏了太多沉睡的故事,好像到了这里,很多浮世喧嚣都能被抛下。”

  “而且人情爽朗,阔达开怀,你说,是不是汉唐的自信心态仍有遗留?”

  大概是两人说得高兴,声音就渐渐大了,那拓碑师傅终于停下手中的动作大笑起来:“你们夸得太好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闻意也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打扰您了。”

  凌笙跟着她道歉:“对不住,您继续。”

  闻意轻轻拽拽凌笙的袖子:“去别处看看吧,等一下师傅拓完了,我们再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