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后弟子们可以有三个选择:
第一,留在食园做厨师。
第二,离开食园,另寻高枝。
第三,食园出资,选址开分店,由相应弟子做主厨,弟子将成为新店的合伙人。
当然了,待不了三年的,就要按合同办事了,违反规定的更不用说,除了解约之外,还要对外公布说明,以免坏了食园的名声。
连盼现在心里也非常清楚,如果想把食园扩大,这些规章制度必然都是少不了的,可不能再像从前师傅对她那样,一门心思什么都给人家。
人心隔肚皮,难保不会遇到下一个杨小葵。
她并不是慈善家,顶多只能算是一个还算和善的老板罢了。
学艺期间,食园的薪水并不高,不过对于这一点,十名弟子都毫无怨言。
大家能通过层层筛选走到最后,要么是真喜欢做菜这一行,要么是真聪明,愿意吃这份苦,总而言之,就没个蠢人在,眼前的薪水是眼前,大家着眼的当然还是以后。
连盼如今的含金量,比起各大菜系的宗师都完全不差了,何况J市最有名的两位大师,叶永望和肖鸿义,根本就是和连盼平起平坐的好吗!
三天两头就要派弟子往这儿跑,对连盼那个尊敬的意思,简直恨不得把她抓回去坐镇似的!
只要不是眼瞎,跟着连盼,未来的前途可以说是无限光明。
别说是发薪,就是不发薪水,恐怕都没人主动会想要走!
连盼的手艺,应聘的时候,她就露过一手了,尝过的徒弟们无一不是惊为天人,别说学个八九分,就是学个五六分,这辈子恐怕单凭这门手艺,也不愁没饭吃了。
何况食园如今只此一家,但凡有点商业头脑的人都看得到,食园迟早是要扩大规模的,市场的需求摆在那儿。
每天都有人哭着喊着求连大厨多开几桌,但是没办法,连师傅雷打不动,一顿就两桌,打死也不多做。
更别提严易出的这个新店合伙人主意了——哪个当厨子的不想当主厨?那个当主厨的不想自己做老板?
这简直是说到弟子们的心坎里去了。
不得不说,资本家就是资本家,弟子们合同也是严易让法务部的人专门拟的,他原计划是让连盼赶紧再招几个助手什么的,免得太累了,不过如今第一期的弟子们都齐全了,这助理么,自然也就不用再招了。
这么多人,捡着哪个是哪个,都跟着连盼学艺了,这最宝贵的秘籍连盼都给了,打杂不是应该的么?
第279章 师傅最矮
这么多人,捡着哪个是哪个,都跟着连盼学艺了,这最宝贵的秘籍连盼都给了,打杂不是应该的么?
食园里原先的书斋被改成了培训室,连盼有空就会过去讲课,连老板包吃包住还发薪,几位弟子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又哪里会介意连老板让他们打杂?
而且,由于师傅的时间有限,大家为了能多得她些指点,让连盼帮忙开个小灶什么的,自然是要多勤快有多勤快,上菜都用不着张妈了简直,一群大老爷们和三朵金花全部包揽了。
厨房里每天都被打扫地干干净净,兔子早晚有人喂,要不是张妈拦着,这群人恐怕每天还要给菜园子浇水施肥,勤快地令人发指。
不得不说,这收了弟子以后,感觉确实是蛮好的。
从前连盼总是见肖鸿义出门七八个弟子相随,一群汉子围在他周围,众星捧月似的,他本身又是长得膀大腰圆的,又常年带着个大粗金链子,之前他来食园切磋,保安还曾误以为他是黑社会。如今连盼自己也享受这种待遇了。
当然了,她的画风和肖鸿义还是有点区别的。
连盼本身长相就很嫩,不刻意化妆打扮的时候就很显小,素颜看着跟个高中生似的,要不是上手做菜,实在是不像是位祖师爷,反倒像是谁家家里受宠的小姑娘似的。
弟子里边最年轻的老十今年也有十六岁,家里边条件不好,很早就辍学了,脑瓜子很机灵,连盼正是看中了他这股机灵劲儿才招了他。
最大的弟子今年三十五,从前也是厨师,为人忠厚老实,他很喜欢做菜,只可惜从前没受过什么正规指点,一直就是开个小饭馆,生意不咸不淡的,仅能度日,这一回来食园,也是进修来的。
除了这两位,剩下的多半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女,因为男多女少,往那儿一站,也是相当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