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走的时候给杨兰留了十万块钱,没有告诉任何人,让她平常多添置一些学校里需要的东西,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承诺了以后每年都尽量的多寄一些孩子们需要的东西来。
公路和学校是林西走后的两个月有人来修的,当时大家伙都奇怪,原来不入眼的村子,一下子竟然来了这么多人,那些翻修学校和公路的工人们,晚上都住在帐篷里,好多村民路过的时候都会向里面张望,好奇他们平时都吃些什么。
政府的补助也是这个时候来的,村政府看着好心人资助他们村子,当下询问了既是老师又是校长的杨兰的情况,学校附近的村民也都自发的让出了一些自己的土地,给孩子们修了图书馆和篮球场。
来支教的老师们也都兴奋,当初投入教育事业,并不都是为了铁饭碗和比任何工作都要多的假期,更多的却是自己内心的一腔热血。
杨兰之后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是一名叫张婷婷的女孩儿,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杨兰特地给林西发了信息和照片,说了很多学校近期的变化,将当初林西留下的那十万块做了一个明细也一并的发给了她,林西看着照片和明细,大多都是给孩子们买的书,偶尔的时候还会给家里贫困的孩子添置几件新衣服。
走的时候,林西也特地要了杨兰的□□账号,因为小说出版以及《佳人传》近期准备翻拍成电视剧,还有投资的杞子的工作室,林西的钱多多少少有了富余,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给杨兰汇一次款。
林西倒不是绝对的信任杨兰,每次她发过来的流水明细,都会好好的检查,考虑着下一次汇款的多少。
虽然很喜欢和沈一辰分享自己生活中遇见的大小事情,可是这些事情林西却从来没有对沈一辰说过,毕竟和他做的公益项目比起来,林西做的这些,只能算得上是在班门弄斧。
☆、第四十一章
何佳雯结婚,刚好是放假的时候,林西特地提前了一个星期回国,江安泽的宝宝上个月出生了,林夫人在电话里说了好几次,言语之中不乏羡慕,明明大家年纪相仿,偏偏江妈妈这都已经当奶奶了,虽然女儿已经有男朋友,可是当妈的却一次都没有见过。
偏偏每次林夫人打电话来说这些的时候,沈一辰都在旁边。看着沈一辰一脸无辜的笑,林西就觉得有些碍眼,这个时候她总是会跑的远远的继续和林夫人讲电话,并且郑重的承诺,下半年自己研究生毕业了,一定会将结婚提上日程的。
除了参加何佳雯的婚礼之外,最开心的大概就是林西新写小说,近期要出版了。
林西回国后和孙晓玲见过一次,孙晓玲的大概意思还是希望可以和林西签约,虽然林西的确是有出版意向第一次联系的就是她,孙晓玲倒不是不相信林西,只是多一份合同,毕竟就多一份保障。
意料之中的被拒绝。
“你还是这么固执。”孙晓玲笑着说,快两年没见了,林西还是原来的样子,似乎一点变化都没有。
“这倒不是固执,而是我更喜欢不受束缚的写作。”林西说。自己也就一年多没有C市,陌生得她快要忘记这座她曾经待了四年的城市原来的模样,现今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只用飞速来形容了。
“小说出版后有考虑过办签售吗?”签售是作家一贯的作风,出版社也都很乐意帮作者举办签售会,可是林西却总是拒绝,甚至一点考虑的余地都没有。
“我不喜欢成为人群的中心点。”林西笑,以前不喜欢,现在更不喜欢,有些自嘲的想着,自己似乎一点上进心都没有,“保持神秘感挺好的,而且我最近在考虑要不要写一写自己的故事。”
“自传?”孙晓玲喝了一口咖啡,神秘作家林西的自传,或许要比她的小说对于读者更有吸引力,毕竟林西还从来没有露过面。
“也不是。”林西摇头,“把我的生活也好、感情也好,都改编成小说,这样老了就可以拿着书给孩子们,免去了给他们讲故事的时间。”
孙晓玲哑然失笑。
“对了,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什么?能帮的我一定帮。”
“这次的稿费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一次性到帐。”林西说。
孙晓玲皱眉,她一直觉得林西是不差钱,毕竟她是唯一一个从来没有关心过自己稿费的作家,“你最近出了什么事情需要用钱吗?”孙晓玲委婉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