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录取通知书之后就是一系列的琐事了,去学校预报到,采集信息等等很多很多事。那时候林格朗还没放假,我每次去学校都期待着能遇到他,可是一次都没有,就连在远处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学校太大了。站在综合楼前面,左右两边就是高一高二的教学楼,但是却不知道哪栋是高二的,即使知道了我也没办法看到他下课是否在走廊上。但是我发现有一个北京四中网校的衔接班,就是利用暑假两个月中的前一个月来补课。时间是七月,正是特别热的时候,我想着正巧林格朗七月也要补课,那我也参加好了。
我用了姑妈他们奖励的钱交了补课费等费用,然后就提前入住了我将要待三年的高中。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有多蠢,差不多一百个人挤在一个教室里面,每个教室就只有四个吊扇,热的就像蒸笼一样,林格朗在高三特有的教学楼上课,和我们隔了十万八千里。而且我悲催地发现他不住校,他在外面租房子住。所以,根本没有机会碰面。不能制造偶遇那我就蹲点食堂,我想他饭总得在食堂吃吧。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愣是没遇到过他,命运总是捉弄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就像他不在学校住一样,他也不在食堂吃饭……所以,我选择了放弃。我每天白天就和室友一起去上课,哦不,准确的说是坐在教室里看小说。刚开始看《桃之夭夭》《飞魔幻》《爱格》《飞言情》等,后来将学校外面书摊上有的号都看完了之后我就转战看起了《伊周》,好吧其实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快没钱了,兜里剩下的只能支持《伊周》让我撑到补习结束。我想回家,但我又觉得中途跑掉太没骨气,也很不划算。钱都交了,虽然住的不舒服但至少得把饭钱吃够本儿吧。于是我抱着这种崇高的心态,硬生生地让自己在恶劣环境下撑到补习结束。
本来想最后应该可以和林格朗一起回家,但他们要比我们多上一周的课。所以,就又没得想了。
这一个月的补习,我没有听一节课,一是不习惯视频授课的方式,二是教室太热;我总共见了林格朗两次,总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第一次他很惊讶我为什么会在学校,我说了补课之后他估计心里在想:神经病,在家多好,非要来自找罪受。这是我猜的,因为当我成了学姐之后,看着那些乖乖掏钱参加这种除了受罪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补课时我就是这么想的。第二次是在食堂,他显得淡定多了,眼光瞟了我一眼就走开了,时间不过两秒。要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染上了小说瘾。吃饭?快别逗了,那天儿热的人只想躺尸,哪里还吃得下去……
那时候的我是真的开心,因为我终于走到了林格朗身旁。同时也是真的傻,因为直到很久后我才发现他早已离开了。
☆、有你的地方
在家闲了一个月,我的高中生活正式开始了。我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我不断地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与别人交流,要主动一点,要开朗一点,不要去回忆初中。我不断地告诉自己,在M中上学的人即使是走后门进来的,即使在成绩上上不了台面,但是他们的人品至少是好的,三观是正的。去学校正式报道的那一天,也是妈妈陪我去的,这一次她同样在帮我收拾好之后就回家了。只是这一次我没有像三年前那样难过不舍,我想反正都是要离开的,多留一会而与少留一会儿并没有多大的差别,还不如早点走,这样我会更快地适应起来。
在报道的时候遇不到多少同学,整个高一年级共19个班,全都在综合楼前的空地上,每个班都有一个帐篷,一个挨着一个。那时候每个人都是有父母陪着的,报完道之后就各自去宿舍了,直到下午时分各自的家长离开之后大家才陆陆续续的回到宿舍坐在自己的床上整理东西。
高一的时候一个寝室八个人,我妈是最早离开的,大约两三点之后我的新室友们才陆陆续续的回来。大家也不怎么说话,我一边整理东西一边做深呼吸,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深吸了一口气站直了身子笑着对她们说:“我们大家来做一个自我介绍吧,先互相认识认识。嗯~我先说吧,我叫周萌萌,你们呢?”有了我的牵头,大家也陆陆续续停下了手中的事,开始自我介绍。那时候大家也就才十五六岁,很容易就聊到了一起。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看起来很朴实的女孩子,很纯真,特别讨人喜欢,即使后来分班我们分开了我也一直都记得她。那个一见面就叫班长,要抱抱的女孩子。快五点的时候我们一行八人嘻嘻哈哈地一起去食堂吃了晚饭就又一起去教室准备上晚自习了,很自然的,大家都坐在相邻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