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差别就是那么大,比起静物,人们会更愿意去想起那些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动物。它们各种各样,形形□□,无一不展现出自然赋予的坚强内在与绚丽外表。
生活上它们同样存在着一波三折的坎坷命运,但如今令我最放不下心的还是所谓的高级动物——人类。那是无论时间过去了多久也不会忘记的。
我真的时常会想起他们,此时无论用溺爱还是偏心来形容自己都无所谓了。
可有一点我敢肯定,今天我是下定决心不在逃避了,就算是脑子一时的闪念我也要将它牢牢抓住。
“叭”的一声,我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把手里的那篇作文折好放进上衣的口袋里,朝向已背着我走去的同事说道。
“我现在就出发!”
看看表,此时是上午十点十五分,开单位的小面包车在晚饭前赶到是没问题的。
我收拾了一下东西,带好那份资料和水壶并披上深色的外套,再去办公室取了车钥匙。最后还得恭恭敬敬地扮演那张连嘴该翘到什么位置都了如指掌的微笑和大家一一告别。
走到户外时我稍稍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不同于往日的初夏空气,满怀期待地活动活动身子。
说来这时的天气不冷也不热,阳光给予皮肤淡淡的暖意,使之与衣物间摩擦能深深感触到毛料的体贴与松软。偶有微风抚过,那种细腻及轻柔的感觉便更加踊跃地让每个细胞都能舒服起来。
这些条件真的很适合驾车旅行呢。
已经好久没有这种出远门的心情了,似乎是从大学毕业及分配工作后就没有大范围地活动过。研究所、家里、超市,几乎每天都生活在这三角地带,对身边的每个事物都再熟悉不过了,连路边哪棵树叫什么名字,哪家商店叫什么名称,我都能一一背诵出来。
我系好安全带,转动车钥匙,踩下油门,挂上档,让车子慢慢地行驶。此时要把车窗打开,毕竟这时候的风是很难得的,能使人充满活力,令心情维妙维肖。
或许是错觉吧,我居然闻到了从目的地飘来的气味。那是既有清澈河流中的香醇,又有蔚蓝大海里的新鲜。
一辆白色侧面印有“东海海洋生物工程研究分所”字样的小面包车正驶向一条弯曲公路的远方。
以前我就在想:为什么想念它、怀念它,何不亲自去看看它呢?
可是真的去拜访又怕勾起往事,让心情随之低沉。这样的矛盾心理已经纠缠我好几年了。
“把这份资料送到……”这句同事的话以及被我找出的高中时代的作文,它们共同唤起了我要到那里去的想法。
是巧合?还是命运?
无论怎样,从今天上午的那一刻起,处于心中多年的矛盾的平衡被破坏了,今天,我借助着例外的契机,坚定着思绪重重地踩下了油门。
远看距离目的地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已越来越近,随着时间的流动我的车正渐渐地靠近那儿。
☆、初识
小面包车不算快,刚上高速不久就被后面的小车超了好几辆,不过我是不会去在乎这些的。为了行程通畅,在遇见一个位于半山坡上的服务区时,我就把车开进去加油。
把油盖打开后,我将车交给服务人员,自己独自走到栅栏边张望。
山坡上能看到远处半个城市的风景。这个城市坐落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稍偏内陆一些。我所在的研究所则是比较偏离市区的一座六层建筑,它称为“东海海洋工程生物研究分所”是国家建立的科研机构,顾名思义,它主要就是针对海洋生物进行研究,然后从它们身上开发出各种各样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同时也通过研究,促使人们更加了解它们。
想到这里我不禁笑了起来,八年前还是多么讨厌它们的呀!总觉得河中、海里的生物是那样的古怪,似乎与我们一点都扯不上关系。
以至于一上生物课,尤其是学习鱼类这一单元时,我根本就不想听,不是看课外书,就是把课本架在脸上呼呼大睡,连唾液在衣服袖口形成深色怪异的图案都完全没有察觉到。
这样的态度终究造成不良的恶果。
*
记得那是在一次考完发生物试卷的时侯。
我的心就像个弹跳球似的嘭嘭乱跳,紧张得双腿不停地抖动,手与手之间相互摩擦挤出豆大的汗珠。
我既不敢看黑板也不敢看老师那副严肃阴森的脸庞。发卷的形式是老师念着每个人的名字,然后再一个个上去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