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没想到周秦会这么大度,还要帮自己复习数学,心里非常感动。但是一想到以后的一段时间,就要和周秦一起学习,心里就紧张地砰砰直跳,这也就是怦然心动的感觉吧。然后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课间休息,及放学后的一个小时,周秦主动过来帮隋唐补习数学。隋唐这才发现,周秦的数学真的很厉害,很多解题方法都比老师的简单。老师讲不明白的,隋唐竟然在周秦的讲解下听得很明白,隋唐越来越发现周秦真的比自己更适合参加竞赛。
当时隋唐的压力更大,感觉自己如果考不好,对不起周秦给的自己竞赛机会。后来才发现周秦只有那一次考了第十名,后来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那一次唯一的第十名是因为考语文的时候,家里有急事,作文没写才导致语文成绩拖了后腿。
隋唐早就听班级传言,说周秦在原来的学校都是年级第一,尖子生。如果不是因为刚转学过来,而且是周秦同学转学过来后唯一的一次考试,隋唐根本就没有机会替代周秦参加比赛。隋唐后来对于数学的热爱源于周秦那段给自己补习数学的日子。
一个月过去了,竞赛的日子很快到来了。在去区里比赛之前,周秦给隋唐一支笔,是那年流行的熊猫头圆珠笔。
周秦对隋唐说:“这是一支幸运的圆珠笔,我每次考试都带在身上,所以每次都能考出好成绩。唯一的一次没带就是上次考试的时候,结果就没考好。现在我把这只幸运笔交给你,你用这支笔考试肯定会考出好成绩。”
那些年隋唐还活在单纯到相信童话的年代里,隋唐居然真的相信了周秦的话,没想到考试的时候果然答题很顺畅。
考完之后,隋唐从区里考试回来。刚进教室,隋唐就被语文老师叫到办公室,语文老师问了一下考试情况,又说了一些宽心的话。
从办公室出来,刚坐到位子上,周秦过来问:“考得怎么样?都有什么题?都做上了吗”。
隋唐点点头顺手把周秦的熊猫头圆珠笔还给他,说:“还好,谢谢你的幸运笔。感觉还可以,都做上了。就是最后一道附加分的题目,不太有把握。”
隋唐把题目说给周秦。周秦看了一下,很快得就把题目解答出来了。周秦说这个题目比较难,估计这次考试有5%的人做出来就不错了。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其实就是前几天做的题目的变形题,但是不太容易想到。
看着周秦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解答出了题目,隋唐自己可是想了差不多15分钟才勉强想出的答案。 周秦问:“隋唐,你做对了吗?”
隋唐点点头,说:“恩,做是做对了,就是比你做费了些时间。”
周秦满意地笑着说:“隋唐,看来你是很有数学天赋的,我这个辅导老师也很有成就感。不过即使这个题目做不对,也不会有很大影响。但是前提是你前面会做的题目要保证前面会做的题目错误率在5%以内,才能脱颖而出。不过,不用担心,我相信你的能力。”
隋唐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数学成绩真是好差,自己和周秦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周秦真的很有数学天才,那么小就喜欢用准确的数学概率来分析问题,他的逻辑思维能力真的很强。隋唐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下定决心认真学习数学,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的。
周秦看着隋唐一脸崇拜自己的表情,还有对那支幸运笔深信不疑的样子,周秦觉得隋唐很可爱,并没有把“那支熊猫笔就是一支普通的笔,并没有什么幸运功能,只是心理安慰罢了”的话说给隋唐。
周秦见隋唐很真诚很坚持地把“幸运笔”还给自己,周秦没有推辞,把笔收回来,看隋唐的表情,肯定以为那真是一支神奇的魔法笔了。当时周秦觉得隋唐怎么那么好骗,出去肯定是骗子们特别喜欢的人。所以,周秦每次对隋唐的玩笑屡试不爽,每次都上当。周秦觉得隋唐不是笨而是从来都不会怀疑人,没有防人之心。
周秦曾不止一次的对隋唐说:“隋唐,你太容易相信人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这样以后要吃亏的。”
隋唐的脑袋里是人人都是好人,我对别人好,人家也会对我好。那时候的隋唐虽然经历了一些家庭变故,但是还没有遇到真正的江湖险恶,从来不会想到人家会主动害自己,更不会想到去害人。
一个星期以后,隋唐正坐在座位上看数学题。隋唐已经开始努力学习数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