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点了点头,想了一下又摇头,“现在还是在读医学生,今年毕业,以前在H院实习过。”说完犹豫了一下又开口:“今天怎么不是唐医师过来?”
我一愣,“他,有个手术,一时空不开身。”她闻言“哦”了一声,低头继续看手机。我想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你既然学医,也判断了病情,为什么不先解决呼吸中毒,再做心肺复苏?”
她闻言一脸不解的抬头看着我,说道:“我还在好奇你为什么忙着做呼吸调节,这个情况下,不是心脏病更危险吗?”
我一怔,不敢置信的开口道:“患者呼吸急促,肺舒扩剧烈压迫了冠状动脉,从而才引起了心率加快,况且四肢抽搐,有极大可能是有冠心病。短时间内,明显呼吸中毒致死可能性更大啊。”说完看她仍一脸疑惑,没忍住又开口道:“这些算得上是急救常识了,你竟然不知道?”
她闻言先是一愣,眼神飘忽了一阵,复又坚定的看着我,“我觉得你说得你不对。心脏出问题,任何时候都要先抢救心脏。”说完眼神变得有些质疑,“我经常进出H院,最近一次也没见过你,你是最近才到H院的吧,看你年龄也不大,是轮转医生?还是本科实习的?没有经验不要乱说。”
我差点被她的话气笑了,当着患者也不好继续与她争执,摇了摇头,心下暗叹,现在的医学生啊,治病是越来越随心所欲了。
到了医院,早有心外科医生等在门口,我推着移动病床跟了一段,和他说了些初检的细节,顺利办完了交接。回过头,打算还是再跟那女子说几句,以免她以后治疗出现更严重的误判,却发现不知何时,周围已没有了她的身影;思索着向院门走去,一路继续寻找。
正皱着眉四下看去,我心中既烦闷又无奈。
“杜医师,唐医师叫你回来后去手术室找他。”一个认识的护士在院门口叫住我。
“哦,好的。”还暂时也没有足够时间继续找了,也只好作罢,向电梯走去,犹豫了一下,还是拉住那个护士,“你帮我留意一下一个衣着时髦的女子,找到了就让她到急诊等等我,麻烦了。”
第十二章 唐生的开颅手术
换了一次性手术服,我走进手术室,没立即上手术台,而是到旁边看了看公示栏上的手术计划,是个开颅手术。这时才想起唐生还是一个神经外科的专家,曾首创了一种大脑开颅的方法,能有效避免手术对低级中枢的影响……难以想象,当时还是医学生的他,到底是研究了多少案例,才探究出这个方法。更何况,当时我们还没分手,他还得忙着应付我。
知道急诊接不了这种难度的手术,这次应该又是受神经外科那群人的邀请,他们总来给他增加工作,奈何他每次还都乐此不疲的接了,所以,我就一直十分不理解,他怎么会选了急诊呢?
让护士帮着穿好了无菌服,上了手术台我站到唐生对面,看到他又是紧皱着眉头,通过医用显微镜看着操作部位。
我也看向显示器,联系刚刚看到的手术计划,终于知道他找我来干什么。
患者大脑神经前回后部长了个瘤子,虽然是良性,但如不及时摘除,还是会挤压硬脑膜周围组织。
而由于他开创的那个手术方法虽对病人的伤害小,但对主刀医生的考验可不小。要用这方法,没点技术的,一不小心,就得弄巧成拙;而有点技术的,没找对具体位置,做起来也是够呛。
这不,因为造影技术的局限,这位开颅专家唐医师,就对最佳下刀地点发生了误判,造成颞区、蝶区的高级中枢挡在了瘤子生长部位之前,这就意味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粘膜分离,才能完成切除。
而不谦虚的讲,作为在国外主攻心血管疾病的区区在下,在组织分离方面,技术还是不能说不好的,只是没想到他这么有眼光,我表示很欣慰啊。
想到这儿,我没忍住在口罩下得意的笑了一小下,发现他意味不明的瞟了我一眼,才正正神,拿起了镊子和手术刀,开始协助分离。
这场手术我已经跟了三个小时,而唐生貌似从上午那孩子死前就站在手术台旁了,粗略一算,竟差不多八个小时了。
虽然说这点时间在神经外科手术算不上长,但考虑到主刀医师不巧昨晚还陪我唠了半晚上的嗑,我少有的好心的开了口:“你去旁边坐着眯一会儿吧,我来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