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爷赵大娘对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孩子呢,只需要付出“听话”的代价。
他们一直都不喜欢邱池,这个野喳喳的姑娘拐走了他家宝贝儿子。
“我们老邻居李大娘家的小娟你还记得伐?在南京做公务员的那个?”赵妈妈说,“她也离了婚。”
“名字有印象,人完全想不起来什么样。” 什么叫做“也”离了婚?赵逸兴是丧偶!和离婚能一样吗?
“我本来打算让你们过年见一面的。”
“我要走了,明天还要上班。”赵逸兴看了一眼手机,站起身来。
“你吃过晚饭再走啊!”
“吃过晚饭就没车了。”
逸兴在车站外的小卖部买了罐啤酒上车喝。
古来征战几人回。
回趟自己家比熬夜加班都累。
斜斜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半边身子上,他才渐渐暖和过来。
司机大哥说话带有浓重的后鼻音,大巴车一打着火,便响起了许巍《故乡》的前奏。
逸兴不禁微微笑,知音遍天下,故土变他乡。
逸兴远离父母心里自然也是觉得愧疚的,觉得自己没有在父母身边尽孝。况且自己是独子,父母养老的问题毫无疑问是要他负责的。他也为此努力过,试图让父母了解、融入他们的生活。无奈的是,父母没有向他靠近的意思,只有他顺着爹妈的份。
以前邱池同逸兴每年都要回两次家。他觉得自己远走他乡,需要把假期都给父母。邱池呢,自己时间自由,在哪里工作都可以。既然逸兴想回家那就陪他。毕竟她和自己父母相聚的时间要比逸兴多很多。到了婆家闭着耳朵写稿,写完了带孩子在周边玩。
今年这是第一次回,呆的时间也最短。父母对他的关注让他喘不过气来。细细想来,邱天舒和张永梅从来没有充满进攻性的谈话,他们连夹菜都不会给女婿夹。这种距离感反而让逸兴觉得更自在。
以前总拉着老婆一起,多一个人分散父母的注意力也是好的。邱池倒好,说她听不懂吴语,自己缩在一边陪孩子,不搭理公婆的唠叨。
直到有一年刚从江南回到自己家里,他听到邱池对成缺说:“看我家囡囡乖得嘞……”
逸兴满脸惊愕的盯着邱池:“你在我家故意假装听不懂我们说话是不是?”
邱池巧笑倩兮:“你们讲话我弄勿清爽。”
“幸好我们没说你的坏话。”逸兴除了眨巴眨巴眼睛之外,也没什么办法。
他忘记了邱池的语言天赋。
在南京上了一年学之后邱池就可以操一口南京话跟小贩讨价还价:“乖乖,老贵的喽。”
不知道什么时候邱池把他的方言学了去,也不知道她学了多少。
邱池可以假装听不懂婆家亲戚的话来避开烦恼,逸兴呢?
赵逸兴以前在老婆的陪伴下觉得反抗的底气要足一点。这次回家形单影只,难以抵挡父母的控制。
逸兴在大西北生活这么多年,无论怎么邀请,父母都不肯来,连来旅游的愿望都没有。每次回家就听他们感慨这儿子白养了,非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
逸兴自己也觉得可笑,少年时克制住的叛逆,攒到中年一起爆发。
父母自然是爱他的,他当然也很爱自己爹妈。他觉得自己和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将来,将来再说吧。现在的生活他已经应接不暇,无力计划未来。
第23章 剩饭
周一开工的时候新订的弱电线到货了。看来供货商到了年底想清库存,一有订单马上就出库。
逸兴和同事打算用剩下的时间加班赶工,过年的时候再回家。
赵逸兴没能守住对成缺许下的两周之约。他也不禁苦笑,怎么这把年纪了还这么天真,想挖资本主义墙角?没那么容易。
“下周就期末考试,考完就解放了!”成缺跟爸爸汇报。
“不要太在意分数。考试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掌握了关键的知识点就不会出大问题。”逸兴说的是实话,可这让成缺更心虚。
“我觉得这段时间学的还可以。”
“学好了就行。我们不为考试学习。你只要学好了应该怎么考都没问题。”
成缺越听越焦虑:“妈妈以前从来不说这些励志的话,妈妈就琢磨考完试之后去哪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