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仿佛又梦回故里,见到了早已离开的亲人们,见到了淳朴的乡亲。这是比后来定居的城市还要让她难忘的地方,让她魂牵梦绕的故乡。
就连那村头的老黄牛,在这一刻都仿佛是活在了她的记忆里,让她想起了想时候那种惊奇而害怕的情绪。
故乡啊……
多年未见,你可安好?
亲人啊……
此生缘分已断,愿来生还做一家人。
不只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后来与苏群相识相恋的经过也浮上心头。
他们从陌生人成为朋友,又从朋友成为恋人,最后从恋人成为亲人。那是她的第二个故乡,她结婚生子,有了丈夫孩子,还有了新的朋友。
如果不是那场惊天变故,让他们这群人不得不远走他乡,避开那场大范围的混乱,或许他们一直都会驻扎在那儿。他们从B市躲到了S省,又从S省来到了F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去。
她每日惦记的不只是死去的丈夫,未见的朋友,还有那个养育她的地方,那个给了她生命、给了她一切情感的地方。
如果不是因为对故土难忘,她不会坚持在家直说C国语,而且要求孩子们也这样做;如果不是因为旧情难了,她不会教育晚辈要有不屈的脊梁,时刻记着自己的祖宗和根在何方;如果不是还牵绊着远方,她不会留着这把古筝,不让别人轻易触碰。
现在,这些情感都被这筝音勾起,让她总算是有了发泄出来的机会。那些郁结,那些愁苦,那些说不清道不明,像苏灵落他们这一辈在F国长大的孩子已经不能体会的情感,这时候总算是混合在眼泪之中,缓缓地落了下来。
苦吗?
苦!就因为那些莫名的罪名,他们不得不离开故土,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算这么多年过去,也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
但是,喜吗?
喜!这会儿将情绪发泄出来,浑身就像是突然变得轻松了,有亲人陪在身边,家里的生活井井有条。虽说她和苏群都有郁结在心,但至少能够安养天年,苏群也是一脸祥和的闭了眼,并没有受到什么折磨。
而现在,他们在故土还牵挂着的朋友,也有了后人被上天送上门来。
这怎么能不喜呢?
苏父和苏灵落的感触自然没有苏老太太那么深刻。
不过,这旋律太过动人。
在对这些不感兴趣的人听来,自然没有那些摇滚啊流行什么的音乐有意思,但在他们这些对此有所了解的人听来,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了。
苏父也曾在C国长大的,如果不是那场混乱,他还会在那片土地娶妻生子。虽然后来不过少年就已随父母离开,虽然从前的种种已经模糊的像是一场梦,但他突然就理解了几分母亲心中的那种挂念。
比起苏父,在F国出生长大,从未去过C国的苏灵落,对于那片土地的感情其实都是来自于苏奶奶的教导。往日里,这种感情是浮于流表的,就像是被苏奶奶逼迫出来的,不遵守就要受惩罚。
但此刻,随着筝音的不断响起,从前苏奶奶还有已经死去的爷爷说给她的那些关于故土的事情,描述的那些画面,突然就变得鲜活起来。
她好像瞬间就有了一个念头——以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去C国看看,去感受那片故土的气息,去触摸一下它的土地。
等到一曲结束,苏家的三人还坐在这里没有动弹。
秦笙坐在古筝前,并没有打扰他们。
《乡韵》,这本来是一首古筝协奏曲。但是,现在没有其他的乐器配合,秦笙还是只用古筝弹了出来。
这首曲子的旋律和韵味,以及其中跌宕的情绪,都能让人感觉到那婉婉乡音和悠悠乡情,不管是弹奏得人,还是旁听的人,都能被轻易地勾起心中那道不尽的对故土的眷恋,那诉不尽的对故土的深情。
秦笙之前的确如苏奶奶所想。
她在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曲目了,当时只想着以技服人,所以她挑选的算是古筝里面的“炫技曲”,足以表现出她的水平。
而到了苏家,确定了苏恒之的存在以后,她也的确是想过了那首《知音》的,高山流水,知音难寻。苏恒之和她的爷爷之间的知己情怀,一定能够触动苏奶奶。毕竟,苏奶奶也是见证了那些的人,就连她自己,也是秦家两位老人的朋友。
可是,到了最后,真的准备弹奏的时候,秦笙还是忍不住想到了这首《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