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男色担当性别女_作者:羽小树(36)
而正是热血上头的南齐,取消了自己带着柏知到公司随便看看的计划,他是歌手出身,但这两年唱片业不景气,反倒是影视墙欣欣向荣,于是公司准备把他往电视电影这边推。
但演技这种东西,又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之前的大学是标准的理工科,没有任何帮助,于是,公司给他请了专业的表演老师,让他先学一下。
可能是感悟程度不够,南齐上了几次表演课只觉得自己的尴尬症都要犯了,唱歌跳舞还可以,但把镜头怼到他面前,让他情绪变化或喜悦或难过,他就怎么也不适应,于是,每次的表演课他都是炸着毛去的。
现在抱着柏知,和扛炸药包去献身差不多,南齐一鼓作气,大步走向表演教室。
老师是个中年男性,话剧出身兼着大学的教授,来星海教课纯粹是人情,看到南齐来找他上课还有点诧异,他看得出南齐还没有开窍,每次上课和受刑一样,一到下课就咻的消失,没想到今天提前来找他,咦,还带了个小孩子。
鸡血上头的南齐准备迎难而上,拿下演技这个难题,哪怕老师今天让他表演一块石头,他都会努力完成的。
学生状态不错,老师自然也乐见其成,理论部分时间不多,很快就开始到实践部分,刚还儒雅温和的老师瞬间入戏,演的是个挺经典的电影片段,帮派里的警方卧底被发现,生死关头为自己辩解。
戏中戏的情绪,很考验细微之处的变化,卧底本是个正直纯善的警察,因为任务在身潜伏在帮派之中,为了取得信任违心做了不少事情,手上也沾过鲜血和污泥,但在快要暴露的当口,他又要快速压下心底的慌乱,不能漏出任何惹人怀疑的地方,反倒像个心狠手辣的小人。
南齐一听,眼前就发晕,等等,这个情绪是怎么表达来着的?老师先让他模仿,演过一遍之后他还是有些迷糊,这个难度不是给新手的吧?
一边抱着隔壁老师给她的瑜伽球在门口玩的柏知,也安安静静的凑过来,连瑜伽球滚远都没有发现,等老师演完一遍出戏,耐心的给南齐讲这里面的情绪变化,看着南齐仍旧晕圈的眼睛,有点想叹气。
但这个时候,柏知举手,引来老师的注意之后,就自然而然的动起来,完全就是老师刚才的动作,甚至连一些细微的手指捏紧,暗压眼尾的动作都学出来了,没有过分夸张,也没有情绪表达不足,恰到好处,明显就是通透了其意。
模仿,是表演的第一步,这一点,柏知做的满分。
“好。”老师惜才,南齐教了快一周还没有开窍,柏知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就能领悟,当即就欣然地演起下一段,看看柏知能不能跟上。
柏知也不去旁边追瑜伽球了,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了起来。
让旁边卡不进去氛围,默默被遗忘的南齐,咬住了衣角,他现在真的要表演石头了吗?
第二十五章
表演艺术中,常分为体验派、方法派和表现派,当然,实际的运用中,演员不可能是纯粹的某一派别,其中体验派最为大众所提及,“没有体会过爱恨情仇,怎么能演出深刻来?”这句话,就是体验派的典型代表。
相应的,有些人是反感小孩子演一些内容深刻的剧情的,因为他们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只是模仿根本不解其意,反倒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童星基本上都是本色演出,孩子气的天真烂漫,仅此而已。
好在表演老师不是体验派的拥护者,他觉得演技不分年龄,固然成年人能更好的体会感情,但孩子却多一份灵气,就像在场的两个学生,南齐已经上了多节课还没有进门,柏知就是玩瑜伽球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却在看完他的动作之后,能完整的演出戏的意来。
有句话说的没错,人和人的差距,可能比人和动物的差距还大。
老师演了几段戏,看柏知都能跟上,满意的笑了笑,给旁边的南齐甩了一个眼刀,问他们两个,聊聊刚才的戏里面,人物在想什么。
南齐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也知道刚才那个卧底的结局,从答案推原因,总会容易一点,“这个角色很悲剧,但也很伟大,最后为自己的心中正义牺牲,也值得。”
表演老师点了一下头,让柏知说。
没前因没后果,就表演了几段片段,柏知反应了一会儿,才皱着眉头,“愤怒,还有点坏!”她有点说不上来那种复杂的情感,就用比喻进一步解释了一下这个坏,是什么意思,“就像自己的杯子碎了,也想摔碎别人的。”
“不错,说的很好。”和刚才的点头不一样,老师居然为柏知鼓了鼓掌,在南齐一脸懵圈的表情中,叹口气,好歹还记得这才是自己的正经学生,就耐心的和他解释,“你刚才的答案太表面,小家伙说的反而深刻。”